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吉利:在“冬泳”中实现战略转型
· 做一家有远见的企业
· 宁波企业追捧“新型人才”
· “我只是更执著了一些!”
· 我省举行“强我国防、
兴我中华”主题演讲会
· 三门千名“道德红榜人物”
点燃40万人孝心
· 甬台温铁路昨起铺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只是更执著了一些!”
——访东阳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邵钦祥

本报记者 张丹丹 通讯员 金光强
  ●人物名片●

  邵钦祥,东阳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省十大时代先锋、省劳动模范、省奔小康带头人等。2007年,花园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2100元。

  记者感言

  一个人,贵在执著!任何事,坚持二十多年,都会让人感动。

  邵钦祥的这份执著,换来了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也使自己带领村民致富的梦想成真。

  不少人说他傻,其实,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邵钦祥为花园村付出多少心血,花园村民就为花园集团提供多少支持。邵钦祥告诉我,企业办在农村、乡镇,总是要和村民邻居打交道的,对他们好就是对自己好,“花园集团顺利发展,很多时候,就是花园村民帮的忙。”

  ——访东阳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邵钦祥

  本报记者 张丹丹 通讯员 金光强

  走进东阳市花园村,真以为是到了经济发达的城镇:从一个个整洁漂亮的村民小区,到设备先进的医院、学校,从品种丰富的农贸市场、超市,到影剧院、文化休闲广场,还有全省唯一的乡村四星级酒店……

  谁又能想象,20多年前,这里是“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1978年,花园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87元。

  说起这番改变,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特别感慨,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跌打滚爬了近三十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带领花园村村民富起来了,去年,花园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2100元。总结自己所做的事,邵钦祥说,没有捷径、没有秘诀,“只是在抢抓机遇的时候,我更执著了一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抓住机会后,还要坚持不松手!

  和很多聪明、肯干的年轻人一样,邵钦祥的起步很平常,出于“村穷被人欺”的气愤,1981年,他和二哥、原村支书一起办起了蜡烛厂,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步。第一年他们赚到了1500元钱。初尝甜头,他们又筹集9000元钱,办起了村里第一家服装厂,由于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一度濒临关门。(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村里好多人都劝邵钦祥停手算了。但邵钦祥却咬牙干到底,为了在春节前迅速回笼资金,邵钦祥带领大家分几路出去推销,“为了找到武汉一家服装商场的经理,我们挨家挨户问;为了节省住宿费用,我们晚上坐车、白天跑商店,二十多天就转了中国一圈;我们是抱着‘不卖掉衣服就不回家过年’的决心,豁出命地跑。”

  邵钦祥永远忘不了那年年三十的夜晚,“我们等到了最后一批人马带着钱回村,那时已经是正月初一凌晨一点了。”

  这股子执著的拼劲,让邵钦祥终于完成了最初的积累,他开始陆续投资砖瓦厂、吹塑厂……1994年,他成立花园工贸集团公司。次年,该公司被批准为首批全国乡镇企业集团。

  如果说先前的成功,尚有一些“匹夫之勇”的执著,那么,建成当今全球最大维生素D3生产企业的成功,则来自于他对高科技产业的执著追求。

  高科技带来高回报,但也同时伴随着高风险。1996年,花园集团出资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维生素D3项目,原定的科研经费为480万元。

  但随着科研项目的进行,科研经费不断攀升,880万、1350万、3000万……原本信心十足的董事会开始出现各种担忧的声音。

  “不少人直接劝我放弃,有的人甚至说,农民搞什么高科技。”可是,邵钦祥凭着对中科院的信任,坚持继续投入研发经费。当时,村里的基础建设也需要继续投入。有人干脆建议他,要么停止搞研发,要么把村里的改造搁一搁。

  但邵钦祥认为两者都不能放弃,花园村要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而新农村建设如果停下来,农民的心会散了。

  他采取各种措施压缩开支,并亲自做员工的思想工作,还以个人的名义四处筹集资金,“直到科研获得成功,花园集团一共投入了6000多万元的研发费用。”

  高投资也带来了高回报。现在,维生素D3产业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已经成为花园集团的主导产业,利润连续5年翻番。

  每当谈起那几年苦苦支撑的执著,邵钦祥总是说,值得!因为在他看来,只有经济发展了,新农村建设才有了物质基础,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2004年,正当花园村村民日子越来越红火时,东阳市政府决定实施行政村区域调整,要求周边9个行政村都并入花园村,组建新的花园村。这一并,使村民人数从不到500人增加到4000多人,面积也从不到1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当时,很多人担心,这样做是否会影响原来村民的生活质量。邵钦祥虽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更看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他说,并村并心,只要大家同心同德,一定能建成一个更加幸福的大花园村。4年来,他们坚持按照统一的建设规划进行拆建布局,曾经的一个个破旧村落,并入后都变成了配套齐全的农村新社区。花园村人口多了,面积大了,第三产业也兴旺了,新建成的红木家具、餐饮娱乐、家庭装潢等特色街,既创造了村民就业机会,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来源。

  只要是有利于花园村长远发展的机遇,邵钦祥都会牢牢地抓住不放,“我是土生土长的花园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大家过上富足生活,是我一辈子的愿望。”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神还是那样执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我只是更执著了一些!” 本报记者 张丹丹 通讯员 金光强 2008-9-21 浙江日报000012008-09-2100025;浙江日报000012008-09-2100027;浙江日报000012008-09-2100024;浙江日报000012008-09-21000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