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尼日尔总理访浙
· 切实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
· 创业创新 造福桑梓 回报家乡
· 小小菜篮子,拎出文明新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9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茅廊巷农贸市场诚信经营,摊主顾客互帮互助——
小小菜篮子,拎出文明新风
本报记者 阮蓓茜
  早晨的杭州茅廊巷农贸市场熙熙攘攘,问这里的顾客,许多人会说:“在这里买菜,我们蛮放心的。”

  住在农贸市场附近的李阿姨正一根根地挑选黄瓜,准备回家榨汁喝。身穿“白大褂”的菜场检测人员周国华见黄瓜“卖相”特别好,主动帮她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粉红色的测试纸颜色呈蓝色:没有农药残留。

  “每天,我们除了早晨要对10多样蔬菜、副食品进行抽样检查,还经常巡回抽检。”周国华告诉记者,多年来农贸市场经常组织人员对市场上的农产品进行检查,一发现问题,马上撤柜。“其实经营户们平时十分关注食品安全。”

  市场里有个“反常”现象:摆在显眼处的公平秤很显冷清,几乎没有人光顾。“你们为什么不去称一称?”记者问几个买菜的大嫂、大妈,她们指了指门口,“这里的人连捡到钱,都会想方设法还给人家,没必要担心短斤缺两了。”

  市场负责人郑生才对记者说,茅廊巷农贸市场是一个老菜场,350多家经营户大都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文化水平不高。如何管理好曾是令人十分头痛的难题,但去年9月开始有了转变。那时,有个经营户为了2角钱的葱与一个女顾客发生争执,还打了她一耳光,结果不仅报警处理,认错赔医药费,还被市场处罚1000元。没过几天,市场里又发生了另一件事——114号摊位经营户王德玉,在柜台上发现一个塑料文件盒,里面有5000元现金。平均一个上午只能卖四五十元蔬菜的她,为了找到失主,竟不做生意,“折腾”了一整天才找到失主,还谢绝了500元的“感谢费”。后来,市场决定奖励她500元。(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市场抓住这两个正反事例进行教育,在经营户中开展讨论,市场还借此出台有关规定,明确凡是好人好事,就大力宣扬,还有奖励;若发现捡物不还的,则要公开批评。短斤缺两、损害顾客利益的,除了广播点名批评外,还要按10倍的价钱罚款。“奖罚分明的效果,的确很不一样。市场里的风气渐渐变好了,捡到东西就立即往广播室里送,以便及时还给失主。”

  更让大家想不到的是,市场虽然还是一片买卖吆喝和讨价还价的喧闹声,但顾客、经营户和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融洽,一股诚信经营、互帮互助的文明新风也随之悄然兴起。

  采访中,记者记录了这样几个小片断:

  ——一楼的电梯口,70多岁的张奶奶双手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正吃力地抬手去按电梯上二楼。见状,一个工作人员小跑着过去,接过菜篮子,陪着一起上二楼挑菜。

  ——市场出口处,一个穿汗衫的小伙子肩背大米、手提粮油,跟在一位老人后面,一问,原来是摊主担心老人背不动这么多东西,特地让人送老人回家……

  记者多次到茅廊巷农贸市场调查和采访,顾客对这里的文明新风交口称赞。“群众口碑,胜过金杯银杯。”这也是记者对这一市场的最深感受。 (本报杭州9月19日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小小菜篮子,拎出文明新风 2008-9-20 48256F32002924A6482574C90043E76B[A1-阮蓓茜≈B1-周天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