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商业区
书店的无奈转身
· 民以何食为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当“季风”遭遇“网流”
商业区
书店的无奈转身

■本报记者 竺大文
  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的地下通道里,有一家颇为知名的季风书园。

  学者张闳如此形容“季风”:“……仿佛浓密的物质森林里的一小块精神空地。这个‘寄生’于地铁躯干之上的‘昆虫’,总是刺激着都市人群的精神之痒。在 ‘季风’之上,周边环绕着百盛购物、巴黎春天、二百永新等大型购物中心。……从这里走过的人们经常能看到一道熟悉的景观,年轻的男男女女一手提书,一手提着刚刚买来的新款皮鞋穿梭而过,商品与书籍互相摩擦,发出某种暧昧的声响。”

  然而,由于租金上涨,在这个繁华的商业区驻足10年的这家书店,面临着关闭或者搬迁的压力。这个消息被媒体披露后,迅速在众多爱书人中形成了一个热门话题。面对“季风”的去留,彼此观点并不统一。而在这一局面背后,可以引申出更多关于书、关于书店的思考。

  商业区留得住书店吗

  对于相当一部分读者来说,在商业区有一家有格调的书店,无疑是城市品位的象征,甚至是城市的一个地标。

  以纽约为例,仅曼哈顿岛上就有14家平均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巴诺连锁书店,还有大大小小数十家“戏剧书店”、“广告书店”、“艺术书店”。要构成一座现代都市的文化景象,商业区里的书店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展示橱窗。

  但另一部分读者虽然对“季风”的难处深表同情,也客观地指出,这主要还是一个商业经营的问题。

  毫无疑问,作为利润并不丰厚的图书业,要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生存下去,必然是举步维艰。而在大背景上,最近五六年全国人均图书购买量都在下降。作为民营书店来说,又不可能像新华书店那样拥有自己的大楼,有巨大的教材教辅类图书批发的利润。

  一位署名北马的网友说,民营书店要想盈利,只有做小,而不是做大。即走社区店、校园店的形式,面积不能太大,地段不能黄金,用服务和品牌维系住一群忠实读者。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不就几十平方米大嘛,开了近百年了,名声远扬。

  事实上,在上海,像复旦大学南区的左岸书店、南京西路的大众书局等纷纷消失,在杭州,枫林晚书店也撤离了文三街。

  当然,商业区的书店并非绝迹,比如“季风”,就在人民广场附近的来福士广场里有一个分店。来福士收取的租金是比较低的。对物业方来讲,虽然租金上有所损失,但整体上能提升商场的商业价值。尽管目前商场辟给书店的铺位面积有限,但这可能是将来书店在市中心能够留得下的一个重要途径。

  书店还能维持读者的忠诚度吗

  在“季风”的难题出现后,最为之担忧的是它的一些忠实顾客。传统的优秀书店往往有自己一批比较固定的忠实顾客。“季风”能有这样的忠实顾客,是他们经营成功的一种标志。

  “季风”对于图书的经营,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季风书园董事长严搏非经商之前,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做过十年的哲学研究。这使他更为关注图书销售中思想的传播。

  他说,自己大量阅读,寻找面对当下的文化和社会问题最有价值或比较有价值的思想资源,然后反复推荐。图书的选择(包括采购和陈列这两个环节)成为书店的核心业务。

  与此同时,他们还和出版社合作从事图书策划工作,出版了两百多种赢得很好口碑的学术文化著作。但曲高难免和寡,严搏非多少有些无奈地说:“这些书基本上不能盈利。”

  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书店的忠诚度已经大幅减少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就是流通环节的通畅和书本身的性质决定,一家书店在个性塑造上更多的只能做减号,而很难做加号。“季风”可以不卖教材教辅,不卖流行的通俗读物,但也很难提供多少独家的好书。

  现在,对于读书人来说,逛书店的乐趣其实是下降了。在像上海书城或者博库书城这样的大书店里,“季风”里有的书这里也都有,甚至更多。逛过了其中一家,基本就没有什么必要再去逛另外一家了。

  不同之处可能仅仅在于寻找的方便性和气氛,仅仅靠这些还能吸引住固定的读者吗?

  难怪在网络上,有的网友建议民营特色书店转型为经营二手书,因为,卖新书最贵卖不过定价,保证利润的方式只有压低进价折扣,而这又和书的质量以及出版单位的质量密切挂钩。所以,对于既想保持品位,又希望做好生意的小书店,实在太难。而二手书,无论在品种还是价格上的空间都要大得多。

  打击忠诚度的另外一个要点是,网络图书销售的兴起,他们提供了实体店无法提供的低折扣,使得像“季风”这样精心从10000本书里挑出了值得买的100本,却等于只是给顾客提供了一张书单。许多顾客只是在这里翻阅,而回家再在网上订书。

  这是下一个,可能也是更严峻的问题,实体店能抵抗网络销售吗?而且这针对的不仅仅是“季风”这样的特色书店。大型的新华书店一样面临着考验。这可能也是“季风”的困境更深一层的原因。

  实体店能抵抗网络销售吗

  13年前的6月,美国的一位名叫杰夫·贝佐思的人也在网上开了一家在线书店,他为书店起的名字是:亚马逊。现在,亚马逊的销售额使得任何一家实体书店都要退避三舍。

  在国内,“当当”与“卓越”比起亚马逊来,在规模上差距遥远,在全国的图书零售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仅在百分之二左右,但仍然是一股趋势强烈的力量。

  事实上,没有一家书店敢于忽视这种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无论大小,近70%的书店建立了自己的网上书店,其余的书店经营人也都有涉足的欲望和规划。

  我们还可以参考几个数据:12.3%的中国人口是网民,总体基数已达规模;56%的网购者买书,22%的书店读者曾在网上购书。去年,网上购书的方便促使“当当”的客户全年购书额度由50元增长到120元,数量由4本增加到15本。很明显,网上购书的便利性已获得读者的青睐并将持续成长。

  当然,在线书店并不是像想象的那么容易。网络书店的先行者,法国人费努耶说:“网上书店开起来容易,维护起来却并非易事。我们目前的数据库有130万册图书,再考虑到每日更新、杀毒软件以及各种反黑客的补丁等等工作,我们需要相当大的网站维护费用。早在十年前我们刚开始启动的时候,客户遇到稍微一点儿连接困难就觉得不高兴,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网上书店必须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保持正常运转,所以我们现在有两台服务器,这样一台崩溃后,我们马上可以用另一台来顶替。”

  更为进一步的,亚马逊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掌上阅读器,不仅仅是书店,甚至书本身都在受到数字化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实体书店所谓的“购物环境体验”已经被网站的导引架构所取代。当然,在这种数字化的状态下,也无所谓地理的优势,无所谓商业区和非商业区的分别。

  一个极具个性的中小型书店,会不会成为某种怀旧的地点呢。

  (部分资料引自《中国图书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4 商业区
书店的无奈转身
2008-9-19 48256F32002924A6482574C700076E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