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商业区
书店的无奈转身
· 民以何食为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民以何食为天
中国食品
安全现状调查

  《民以何食为天》在《报告文学》头条刊出后,被多家媒体刊载,国内外30多家网站转载,入选当年中国报告文学年鉴,并入围两年一度的“尤利西斯国际报道文学奖”7人小名单。

  本书为读者揭示了制作假冒伪劣食品的详尽过程,警示人们关注在食品安全中出现的伤天害理行径。该书的语言风格,基本上以冷静客观叙述为主,作者的叙述语调平静,甚至只引用数字,因而把事实本身的冲击力凸现到了极限。

  (一)

  在饮食方面,中国和西方的最大差异可能就是小吃与大餐了,因为西方的餐饮业是以正规饭店中的“大餐”和量化标准很强的快餐构成的。而中国延续千百年的“小吃”,除去其传承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外,更重要的是农耕社会的一种带有很强的诚信度的粗放交易:即以农耕为业的人们,在收割季节或时令年节,做些可口的食物或自食或馈赠亲友同享,多余的用于邻里乡亲间交易,故其烹饪水准往往代表着一家主妇的手艺和全家人的脸面,质量自然也属上乘,日积月累也就流传到各地了——故而也就有了一大批既美味又令人放心的小吃精品。

  而我以为人们享用名优小吃时的信任感和“有面子”的心态,远远超过了“吃”的过程。然而就是这种历经百代的小吃,在今天已成为让人望而生畏的物什。

  我们就先拿泡菜来说吧,这是四川人引以为傲的一张“名片”,同时只要是经常出门的人,几乎鲜有人没有品尝过这种物美价廉的小吃。可是现在你若在四川,不经意间朋友会提醒你:泡菜你爱吃吗?成都部分企业可是用“敌敌畏”炮制泡菜的。过去,在四川家家户户几乎天天都离不开泡菜,可现在一些泡菜厂的老板却说:“我们根本不吃自己做的泡菜,只给外地人吃。”

  经过一番暗访,终于揭开了其中的惊天黑幕:泡菜生产最重要的是青菜的泡制过程,记者注意到,用来腌泡菜的这种盐不仅比一般的盐白出许多,而且颗粒也要细一些,便问:这盐怎么这么白呢?老板说:“这个盐属于走私盐,每吨要便宜50元钱。”记者随后在这家厂的院子里见到了这种盐的包装袋,上面有几个醒目的大字:“工业盐”和“不得食用”。

  在工人的带领下,记者又在另外一个院子里见到了大量堆放整齐的工业盐。记者问:“你们一直用这种盐吗?”工人说:“是。”记者又问:“其他厂也用吗?”工人点了点头。几天后,记者又来到了这家厂,注意到泡菜池子周围有很多小虫子,便问为什么有这么多虫子?老板说:腌的时候就有虫子,打了药就没有了。过了一会儿,一名工人开始向腌泡菜的池子里打药。记者:这打的是什么药啊?工人:专杀虫子的。这名工人还说,为了防虫子,泡菜在出厂前每隔几天就要打一次药。这种药是什么药呢?工人和老板都说不知道。由于装药的瓶子上没有产品标签,记者用塑料瓶取了几十毫升这种红色的样品,密封后送到中国进出口食品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种药是浓度在99%以上的敌敌畏……

  另外,成都市质监局泡菜抽查合格率不足三成:2004年6月16日,成都市质监局公布了对泡菜产品的抽查结果,食品添加剂超标情况较为严重。此次共抽查了56个经销企业的70批次产品,合格16批次,合格率仅为22.86%,其中17批次的产品添加剂超标。抽查还发现9种产品的净含量和48批次产品的标签不符合标准要求。目前,质监部门已要求检查不合格的生产单位进行整改。

  一提起粽子,不但是时下中国与韩国争相欲将其作为本国各自的传统文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香饽饽,而且端午节一直还是中国大众对良知与道义祭奠的节日。而作为用以祭祀事主屈原的美味粽子,也在最近的一个端午节成了令人作呕的怪物。对于平日为弄钱把心肠熬黑了的不法商人来说,每个节日的来临,便是一次暴利横敛的机会。

  据北京市工商局负责人表示,黑心商贩在做粽子时加入硼砂,就能使粽子不黏粽叶并且增加弹性。据业内人士表示,硼砂这种化工原料,多用在陶瓷、玻璃等制造过程中,国家明令禁止硼砂用作食品添加剂。酸性的硼砂在进入胃部之后会刺激胃酸分泌,严重的会导致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又比如,北京豆制品市场自2003年7月1日起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禁售“裸体豆腐”。但是在一些城市近郊区的集贸市场,仍有人在出售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没有包装的“裸体”豆腐。目前,这些“裸体”豆腐的销售渠道一般是通过集贸市场进入到宾馆、饭店、机关、学校的大食堂。

  据一家豆制品企业的负责人透露,他们先是将没有经过挑选的黄豆装入编织袋里,再把混有杂质的黄豆编织袋整个放到水中浸一下,然后直接磨碎,再冲在屉里压上几个小时,就做成了豆腐。这位知情者说,这种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只有4%左右,而正规企业的产品一般在70%至80%。“毫不夸张地讲,小作坊生产的豆腐实际是在卖水”。

  仅以西安豆腐市场调查为例:据统计,西安市目前人均豆腐类产品需求为27.8公斤/人/年,按西安现有城区人口400万计,西安市场豆腐类产品需求为91200吨/年,每天豆腐等豆制品需求量约为490吨。可以说,豆腐在百姓菜篮子中长期占据一席之地,78%的消费者表示每日采购一次豆腐。但是,西安市场上80%以上的豆腐都来自无证照、脏乱差的小作坊。为了让市民能吃上放心豆腐,西安市相关部门联合出台政策禁止豆腐裸卖。该制度实施一个多月后,无遮盖裸卖豆腐的仍随处可见。在一个不到百十平方米的小集贸市场,就有5家豆腐摊,不时有苍蝇在豆腐上飞过。

  (二)

  我们历经千百年的小吃和名优特产,正在我们的手中败损消亡,从陈馅月饼,到敌敌畏火腿;从太仓的黑心肉松,再到平遥的病牛肉,直至含瘦肉精的猪肉、毒豆芽等一波波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不绝于耳。

  广海咸鱼是驰名中外的一种海产腌制品,也是广东省台山市最负盛名的特产之一,盛产于台山市的广海镇。但“广海咸鱼敌敌畏炮制”事件,令这一品牌抹上了阴影:央视记者赶往广海镇加工咸鱼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枉龙村,工人告诉记者,制作程序很简单,先是把鱼浸泡在池子里用盐腌制,之后清洗,洗完晾晒,晒干后装箱,然后销售。而关键性的一个步骤就是洗鱼,记者看见工人往大木桶里倒了些液体,木桶里立刻泛起了一大片白色泡沫。工人解释说是农药,也就是敌敌畏,用来防苍蝇的。洗鱼后不再施行任何处理,就直接摆放到太阳下晾晒直至装箱,装箱时再洒些敌敌畏。不仅仅是敌敌畏,连腌制用的盐径直就倒在地上,穿着鞋的脚还在盐堆上踩来踩去。鸡在晾晒场上走来走去,甚至还在上面拉下粪便。如此加工的咸鱼销路却很好,有北方人下来买,而大部分买主都是广州、江门、惠东、惠州等地的人,另外还有湖南、广西。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可现在,在“没完没了”、“十面埋伏”的毒食品面前,老百姓早已丧失了起码的安全感:因为大米是用矿物油抛光的,面粉是添加剂的,水果是使用催熟剂、膨大剂的,而蔬菜则是农药超标的……在如此严峻的食品安全环境面前,谁还能举箸自如保持镇定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4 民以何食为天 2008-9-19 48256F32002924A6482574C700076E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