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放弃,因为有你们,我更不会放弃!”
看着小何发来的短信,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马建青教授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稍许放下了一点。
小何是青川中学的学生,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父母,成了孤儿。今年6月,马建青率浙江省赴广元支教团在青川中学开展心理援助时,认识了正在帐篷教室里备战高考的小何,并对其进行了心理辅导。
回到杭州后,马建青一直惦记着这位地震孤儿,经常发短信跟小何交流。牵挂着小何等灾区学生的马建青说:“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再到地震灾区去。作为一名教师和心理咨询工作者,我有责任去重新点燃更多学生的希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勇敢地去面对未来。”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3天,作为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的马建青向省教育厅主动请缨:“我们想组织一支心理援助队,赴灾区进行援助工作。”
6月6日中午,83名老师组成的浙江省赴广元支教团从杭州出发,奔赴灾区。马建青既是支教团的团长,又是心理援助队队长,还是青川中学广外教学部心理援助组组长。
刚到灾区,马建青很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口腔严重溃疡,连喝水都感到疼痛。生活上的艰苦,并没有给马建青和支教团成员的工作带来影响。白天,他们到“青川阳光室”值班、去小班讲课、对学生开展个别辅导。晚上,援助队的其他队员可以休息了,马建青则要和各个组的老师联系,处理支教团的各项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2时。
青川中学广外教学部是青川中学为备战高考的异地复课点,这里的836名高三学生和64名教师不仅有地震造成的心理问题,还有高考带来的压力。两个问题叠加在一起,不少师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尤其是学生对未来普遍感到比较迷茫。
一天深夜,马建青接到一条短信:“马叔叔,请恕我深夜打扰,再过十几天就要高考了,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立刻约这位同学第二天中午进行辅导。事后,这位学生又发来短信:“马叔叔,谢谢你让我学会了思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会努力的!”
马建青辅导的学生中有10余位孤儿和失去亲人的孩子,马建青在个别辅导时,往往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孩子们在诉说和眼泪中,压抑的悲痛得到了宣泄,在进行心理引导后,表示无论高考考得怎么样,都要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马建青和同事们的心理援助给青川中学的同学们带去了一缕阳光。高三(10)班的唐清同学在参加多次心理辅导课后写下这样一段话:“当地震袭来的那一刻我感到了绝望,我感到了生命的渺茫。现在我不再感到渺茫、绝望了,因为在灾难面前,我感受到你们的爱。你们把我们心中的希望之火重新点燃,你们让我倍感温暖。”同学们普遍增加了对高考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表示要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在广元支教的一个月里,马建青没有休息过一天,以至于后来有一个星期喉咙沙哑,几乎难以发出声音,1个月里体重轻了5公斤。看到同学们经过心理辅导后的阳光笑脸,马建青高兴地说:“我这5公斤瘦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