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懂得生命的人,才会爱惜生命;只有身体残缺的人,才会对健康更加珍重。北京残奥会又一次让我们深深地品味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敬畏生命。
各国运动员,虽然身体有着各种各样的残疾,但是,从他们像花一样绽放的笑容中,却看不出一点儿残疾人的样子。即便是坐在轮椅上,即便需要别人的搀扶,即便不能十分清晰地说出一句话,即便看不到这个世界有多美,但是,他们的心和正常人一样亮堂。在比赛场上,运动员们不很方便却仍很矫健的身影,就像一个个生命的火球,在各个运动场馆飞舞、跳跃,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金华市的杜剑平,在5个月大的时候,病菌侵入大脑,导致半身偏瘫,在医生“这个孩子已经没有用了”的预言里一路走来。还有那些笔者连名字甚至国别都不知道的残疾健儿,他们的自信、顽强和拼搏精神,无不闪着让人敬佩的生命光辉:参加女子100米蝶泳小组预赛的一位国外选手,她的右腿被完全切除,但单腿笔直挺立,快速而有力的拍打着身体的各个部位做热身,在响亮的“啪啪”声中,她灵巧地蹦跳起来;游泳池的起跳台距离地面大约有20厘米高,一位双腿高位截肢、只剩下膝盖以上部位的男选手,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双手一撑,轻盈地跃上了起跳台,发令枪响的同时,他毫不迟疑地扎入水中……
北京奥运会上,更多的是竞技;而在残奥会上,人们体会更多的是关于生命的思考。在残奥会上,没有明星大腕,只有与命运抗争的勇士;没有期待中的天才,却上演着数不清的感人故事;你也许看不到挑战人体极限的“巅峰对决”,但你却能从中收获一份回味悠久的感动与敬畏。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每当我们看到残疾朋友的时候,更多的是对他们产生同情、怜悯之情。但是,在运动场上,除了敬畏,真的没有更多可以形容的词语。敬畏他们对生活的执着;敬畏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敬畏他们对未来的坚定。
我们稍加留心就不难发现,这些残疾运动员,不管他们身体有什么样的残疾,但在他们的脸上,都清晰地写着坚毅、刚强,写着永远也压不垮的勇敢、不屈。许多有着健康躯体的人,常常会因为工作的不顺心、生活待遇的偏低以及遇到挫折时,而抱怨生活的不公、社会的不公。但是,如果再看看残奥会上这些残疾运动员,我们真的应当反思。
这些残疾运动员所付出的代价、付出的努力、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不知道是正常人的多少倍。只有他们才最有权利抱怨生活的不公、生命的不公。他们都没有抱怨,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是的,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但是,这些残疾运动员的生命,却有着更加特别的意义和特殊的价值。
北京残奥会,能够带给我们的东西一定很多很多,但是,笔者感到,带给我们最强烈、最有用的东西,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