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中秋,演绎乡土文化原生态
· 八月中秋会 文化气息浓
· 畲乡唱响民族歌
· 与千年草龙共舞
· 新老路桥人 同搭大戏台
· 浦江民俗闹中秋
· 民俗风情 以武会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八月中秋会 文化气息浓
“种文化”活动让遂昌许多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史书上记载的赏花灯、追龙车等庆中秋活动原汁原味地回来了
  本报遂昌9月15日电 (记者 聂伟霞 遂昌县报道组 林庆雄 郑水松) 结伴赏花灯、猜灯谜、耍腰鼓;一起追龙车、看台阁、听十番,品月饼……9月14日,在遂昌大柘镇村下村,一万多名群众沉浸在团圆喜气而欢乐的海洋中。

  “今年中秋是我国首个法定中秋假期,为了让村民过一个具有浓郁传统味的佳节,我们村将二百年前的八月中秋会原汁原味地‘搬了’回来,史书上记载的赏花灯、追龙车等文化活动一样都没拉下。”村下村支部书记吴国强开心地说。

  据《遂昌县志》中记载,早在乾隆年间,大柘镇是遂昌茶叶生产第一镇,每年有举办“八月中秋会”的习俗。活动由各村轮流主办,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中秋佳节正值各种作物收获季节,村民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此庆祝丰收,祈求平安,促进乡邻交流。

  早上八时,村下村已聚集了应邀而来的四邻八乡村民。今年75岁的后陇村陈安亮老人说:“几十年都没过这么热闹的中秋节,早上六点,我就带着孙子跑了五里的山路来了。”闻讯而来的几十位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更是早早抢占有利地点,架着“长枪短炮”做准备。

  随着一阵阵的锣鼓声和阵阵鞭炮声,一条庞大的大柘车龙“腾云驾雾”而来,揭开了中秋会的喜庆序幕。只见车龙全身金光闪闪,最独特的是一朵朵“祥云”就像嵌在龙身上,随风飘动,整条龙似在云中游走,栩栩如生。

  原来,龙体内“机关重重”,舞龙者一边舞动,一边驱动机关,“白云”团团转动,龙珠及爪珠也在机关驱动下,熠熠闪光,徐徐舞动,又好看又壮观。

  跟着大柘车龙后面的是生趣盎然的马灯戏,只见锣鼓一敲,笛胡一奏,20多位村民穿着特制的服装,前面一位拳师引路,有的提着蓝花,有的握着枪剑,有的骑着大马……大家一边唱着山歌,一边变换着阵形。

  不一会儿,前来助阵的龙洋乡民间绝技翻“十三楼”出场。只见13张八仙桌叠放在一起,高十多米,两个分别身着红衣、黑衣的壮汉,在悬空的12张八仙桌上,一层层来回翻腾,做出各种惊险动作。

  十番演奏、莲花落演唱、马道出巡、腰鼓队表演……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表演轮番上阵,好戏连连。一位来自松阳的九旬老人在亲人们的陪伴下,像孩子一样追着表演看了又看。他说:“听上一辈的人说,以前的八月中秋会就是这样过的。”

  大柘车龙是400年前的,翻“十三楼”已有600多年历史,马灯戏也不少于300年……担任这次活动总策划的村民黄春明如数家珍。他说,虽然这是个盛大的活动,其实举办起来却不怎么费力,因为自从开展“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以来,许多的传统文化已经结出了果,各村都有“专业”表演队,龙车、十番等传统文化随时都可以演起来。

  专门赶来参加中秋会的千岛湖游客王白灵伸出了大拇指说:“真想不到,一个小村庄能过出这么有文化味的中秋节来。”

  最高兴的要数孩子们,后陇村13岁的小男孩建飞,扛着把木制的“圆月弯刀”,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走在踩街方阵中。他说,参加这个活动,让他们这些小字辈记住了许多家乡传统文化。

  “‘中秋会’代表了广大村民祈求平安、庆祝丰收的良好祝愿,在中秋这个原本‘小家’团圆的日子,来个‘大家’团聚,既丰富大家的生活,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而且促进了邻里和谐。”吴国强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6 八月中秋会 文化气息浓 2008-9-16 48256F32002924A6482574C5002BD681[A2-聂伟霞≈B1-吴德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