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
为何成为降价的
“带头大哥”
“下半年的形势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为严重,为此万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8月4日,在香港举行的中报发布会上,王石表示,尽管目前万科资金方面较稳健,但仍将进一步下调房价,增加小户型比例,并减少开工面积,减缓竣工速度,控制拿地面积。
单向度增长的极限
“到今天,不少开发商还自比‘猪坚强’,以为再坚持一会儿,就等来解放军了。”阳光100置业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说,“但我认为,这次宏观调控带来的不仅仅是房价的拐点,更重要的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过去那种‘坐地生财’的增长模式已难以维系。”
在过去通过“毛地挂牌”、“分期付款”就能囤很大一块地,最后还可以“分期开发”、“分期交地价款”,实际上是拿到了土地的期权、借用了银行的“杠杆”,开发商获取的土地升值利润远远超过开发利润。大多数开发商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开发把土地的价值变现,利润的获得主要来源于土地溢价。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在特定的天时地利人和下,在规模上(表现为企业的吞吐量)获得了持续的高增长。这是因为:一边是廉价的生产要素,一边是因房改而形成的巨大而不挑剔的卖方市场,在上游供应和下游订单都不成问题,以及房价年年都在上涨的情况下,开方商的问题也变得简单明了:如何进一步扩张,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吞吐量。
这一切在过去10年中造就了一种单向度的繁荣,突出体现在标准的单一性(比如一味追求增长的数量)和单向度性(在同一个标准中,增长总是好的,而停滞或缩减总是不好的)。
这样一个模式是如此的完美,以致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都可能使之面临阵痛。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事儿,表明了几乎所有的条件,包括廉价的土地和资金、宽松的信贷环境、巨量的市场需求和不断上涨的房价,在今年初都集中呈现出难以为继的状态,
实际上,面粉价格不可能长时间地贵过面包,地价与房价的背离意味着市场已陷入非理性繁荣。但沉迷于这种单向度增长的开发商对此视若无睹,终究还是以豪赌式的扩张在增加企业“吞吐量”。这个之前屡试不爽的成长模式却被证明了是灾难。
总之,2008年,一直以来肥得流油的“红利”不再取之不尽,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了。
后“红利”时代
截至目前,万科已经不止一次当降价“带头大哥”了。相信不少人还记得年初万科在东莞大幅降价的事儿。到了7月,上海万科金色雅筑单价降为14400-17200元/平方米(此前为17968元/平方米)。有分析人士认为,万科有可能由此开始第二轮降价攻势。
有人分析这是因为一贯谨慎的万科还嫌手中现金太少,继续回笼资金。但本刊研究发现,万科2008年6月末净负债率仅为37.1%,远低于行业普遍水平,持有现金达到153.7亿元,超过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总和。这说明了万科并不缺钱。
半年报上有个细节可能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万科的市场占有率从2007年的2.07%提升到了今年上半年的2.7%。万科是一家追求资产周转率的房企,今年两次带头降价,以及在5月14日将东菀市万科置地有限公司50%的股权低价出让,都是为了提高资产周转率。
万科几年前就以美国头号房企帕尔迪作标杆,理由是地域同样辽阔、市场同样高度分散的美国,与香港、新加坡和日本这样的半岛或海岛型经济体相比,很多方面都与中国内地市场更为接近,而帕尔迪在跨地域经营、土地储备方式、持续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客户细分及关系维护等诸多方面都有良好表现。
帕尔迪的资产周转率很高,常年保持在1以上,而万科最高时也才0.51。帕尔迪的周转率高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其标准化的房屋制造流程,也即万科正在试验的“工厂化”模式;二是其快速开发模式——在24到36个月内完成从开发到销售的过程,万科的“快速拿地、快速开发、快速销售”也是一回事。
在目前凄冷惨淡的市况下,为了实现这个“快速”,提高资产周转率,万科带头降价成为必然。
贝塔策略工作室合伙人杜丽虹认为,市场高峰期不断延长的存货周期通常是危机的前兆。房地产行业为什么会出现持续的负现金流状态?答案就是“红利模式”下的高存货与低周转。而高存货和低周转导致企业在扩张过程中需要不断追加营运资金,于是中国房地产业成为一个高度依赖外部融资来推动增长的行业。
但时至今日,这个依赖外部融资来推动企业增长的游戏已经结束了,“红利”时代过去了。而只有像万科这样的率先从“红利”增长模式下醒悟过来并采取行动的企业,才能在单向度增长接近极限的“后红利时代”继续生存壮大。
“这些年来,开发商更多的是关心政府在哪儿有开发计划,哪有土地,到哪上市,却离客户和产品越来越远。这次宏观调控是给大家提了个醒,我们还是要回归到客户和产品上去。”范小冲在本刊近期举办的一个论坛上如是呼吁。
(章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