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运动员参与比赛的意义在于,他们用残缺之躯向世人展示了健康之志。而更大的参与性在于,人们应该通过残奥会反省日常生活中对残疾人的态度。
此刻,不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对残疾人的关爱度到底如何?我们对残疾人的内心了解多少?城市建了多少无障碍通道,盲道有没有被健全人无意占有?……
史蒂芬·霍金的例子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尽管全身只有三个指头可以活动,霍金脸上始终洋溢着乐观的微笑。这位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在谈到自身成功时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所生活的环境对身患残疾的人没有精神和物质的压力”。
的确,对于一个21岁时就被医生认为“只能再活两年”的人来说,霍金并没有被社会抛弃,他不但完成了博士论文,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此后,剑桥大学不但给了他研究奖学金,而且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还专门修了一段斜坡。
不止是霍金,作为社会的人,任何个体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的补偿。比如,获取知识,需要书籍;上下行走,需要道路。只不过,对于前者,健全人需要的是常规印刷文字,而盲人则需要专门的盲文;对于后者,健全人需要的是台阶,而肢体残疾人则需要轮椅坡道而已。
这种社会补偿,对于6.5亿残疾人来说,尤为重要。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残疾人同样是人类文明、历史的重要创造者:身受宫刑的司马迁写下了史家之绝唱,盲人荷马留下了旷世史诗,双耳失聪的贝多芬谱写了雄壮的生命旋律。
对残疾人的态度,标示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良知。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没有交通事故造成的残疾,就没有完整的交通法规;没有工伤造成的残疾,就没有劳动安全条例;没有出生缺陷,就没有优生优育……可以说,正是一部分人的残疾,换来了更多人的躯体和心智的健全、健康,换来了秩序、科学,换来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残奥会的理念是“超越、融合、共享”。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秉承这一理念,积极参与残奥会、支持残疾人事业,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北京残奥会同样能“无与伦比”。
(本报综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