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为北京残奥会做好了准备。”约旦轮椅乒乓球运动员马哈·巴尔古提,从1986年开始练习乒乓球,曾在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为约旦夺得历史上第一枚金牌。她说:“投身体育让我重获新生,让我感觉不再是别人的负担。”
美籍巴西人德梅罗已是第四次参加残奥会。28年前,一次事故导致她右半身瘫痪,后来她相继参加马拉松和击剑运动。北京残奥会,她将代表美国参加击剑比赛。她认为,她的生命就是一个连续的康复过程,这种康复包括外在的肢体和内在的灵魂。
美国人保罗·莫兰因交通事故失去了右腿。他从1992年开始投身轮椅排球运动,曾代表美国参加过三届残奥会。北京残奥会,他将首次参加男子轮椅网球双打比赛。尽管认为自己可能不是强有力的奖牌争夺者,但他仍然会尽全力打好比赛。
乒乓球,让双腿残疾的巴尔古提找回了自信;马拉松和击剑,让半身瘫痪的德梅罗修复肢体和心灵;排球和网球,让失去右腿的莫兰体会到“重在参与”的乐趣。对他们来说,体育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或者娱乐,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当肢残跳高选手单腿完成助跑、起跳、腾越、落地这一连串的动作,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流畅的弧线时,不禁让人惊叹于他们的能力和毅力。在这种美的背后,是残奥运动员所付出的倍于常人的艰辛与汗水。
相比于奥运会,残奥会参赛运动员的参与范围更广。比如,年龄跨度更加宽广,2004年残奥会最年轻的运动员是年仅11岁的中国游泳选手许庆,而年龄最大的是66岁帆船老将大卫·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参赛选手的差别也很大,有些是有视觉障碍的,有些是有运动障碍的,或患有影响运动能力的神经疾病的。
整体来说,这些运动员更愿意被人们称作“运动员中的残疾人”,而不是“残疾人中的运动员”。他们希望人们的目光更多的集中在“运动员”上而不是“残疾”上。他们希望自己被看作是只是带有残疾,而不是被残疾折磨和影响的人。
十枚残奥会金牌获得者Caz Walton说,他并不介意自己被人叫做“坐轮椅的人”,但是他补充道,“请不要叫我只能依靠轮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