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什刹海湖畔,有一个地方叫“伦敦之家”。那是一座老北京的四合院,却有着一个优雅的英式吧台。
让各国充分展示自己本国的特色,这也是北京奥运会的一项交化交流内容。“日本之家”、“巴西之家”、“瑞士之家”……都在此间相继开放。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关于伦敦的一系列推介活动都在“伦敦之家”举行。整个8月份,包括伦敦发展署、伦敦旅游局、伦敦电影局以及伦敦负责奥运筹备和联络的机构“伦敦2012”等机构,在北京举行了将近20场的活动。
据了解,仅伦敦旅游局一家,就期望从未来的奥运旅游市场获利22亿英镑。
8月25日凌晨,“伦敦之家”迎来了最重量级的一批客人,包括了刚刚从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返回的英国首相布朗、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足球运动员大卫·贝克汉姆等。
这无疑是有史以来伦敦在中国的一次最全面的展示。而更有意思的是,人们是一边坐在中国的古典建筑里,一边喝着英国人调制的加了牛奶和糖的红茶。
很多中国人心目中的伦敦,仍然还是“雾都”的景象,英国人多数穿着色彩沉闷的西装,手拿长柄雨伞行走在雾气茫茫的街道上。“而实际上,我们是一个现代的、充满活力的大都市,”坐在四合院里的英国人这样说。
通过奥运会,改变人们心目中伦敦的形象,也是他们的一大目标。“伦敦不仅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还是一个开放的、有创意的、顺应变化的城市。”他们更为强调的是,从商业社会的重要性来说,伦敦应该成为中国进入欧洲和世界的门户。
伦敦主管政府关系的副市长伊恩·克莱门特与中国企业分享了3条投资建议:首先,中国的公司可以去伦敦的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其次是创意产业,这是在伦敦的GDP总量里占第二位的行业;第三则是零售和物流行业,因为通过伦敦可以把货物运送到欧洲各地。
北京奥运会开始之前,伊恩一直很谦逊。“现在是北京时间”——这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而“伦敦时间,随后才到”。
而等到最近,伦敦格林尼治区由当地议会议长领衔,到北京盛情邀请中国的企业家一起喝下午茶的时候,他们的口号已经是“伦敦奥运机遇展望:从东八区到本初子午线”。
这无疑意味着——伦敦时间,已经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