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川,你能听到各种浙江方言。
在青川,这里的浙江人对不时袭来的余震已习以为常。
在青川,你说自己是浙江人,可能会有人上前表示感谢。
“5·12”汶川特大地震,让浙江和青川心手相连。
愿得广厦千万间
8月21日,青川县灾后重建的首个城镇住房项目开始奠基。该项目用地约57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工程估算1.1亿元,由我省全额出资援建,可安置受灾群众约3000人。这个项目被命名为“东山小区”,象征着青川人民必将东山再起。
与此同时,在青川县城乔庄镇的上坪活动板房集中安置区,刚考上四川外语学院的郑洵正在观看电视里的奥运直播节目。这片活动板房区由绍兴市援建,共有1万套,可安置4万多人。“板房区的邻居们很和谐、很团结,谁家有事,都会来帮忙。”郑洵说。
除活动板房,青川农民纷纷自建过渡房。在黄坪乡,61岁的石长寿和爱人正在自建的过渡房里做午饭。乡长韩素萍介绍,乡里1582户受灾群众,全部建起了过渡房,有300户已开始修建永久性住房。根据援建方案,我省将为青川倒房农民自建永久性住房每户补助1万元。
“为政之道,首在安民,安民之要,必先安居。”据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介绍,截至目前,浙江省累计援建活动板房26335套,全县受灾群众过渡安置率达到了100%。
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浙医二院的皮肤科专家方徳仁是浙江支援青川医疗队的队长,在这里,他成了交口称赞的名医。5月14日以来,浙江卫生系统已派出医疗队、防疫队、卫生执法监督队共18批927人,共为青川救治伤病员9800余人次。在乔庄镇北井坝居民安置点,60多岁的青川县林业局退休职工袁代儒说:“浙江医疗队天天都要到帐篷里来消毒,我们这儿苍蝇、蚊虫很少很少。”
8月12日,浙江省援建青川灾后重建的第一个项目——酒家垭隧道正式复工。这也是四川省公路灾后重建正式复工的第一个项目。酒家垭隧道位于青川县黄坪乡、大院回族乡交界处,是目前外界通往青川县城的唯一通道——剑(剑阁)青(青川)公路的关键工程,因地震破坏被迫停工。酒家垭隧道的复工标志着青川县灾后重建的开始。
100名规划师进驻青川帮助制定重建规划;200名浙江特警全方位保证交通生命线的畅通和社会稳定;一批批支教志愿者赶赴青川帮助灾区学校早日复课,组织灾区学生到浙江借读……在青川恢复重建的方方面面,到处活跃着浙江人的身影。
要“输血”,更要“造血”
这几天,青川的黑木耳、天麻、香菇等28种农产品,摆上了浙江农都市场旗下的56个超市柜台。
“销势很好,黑木耳、茶叶已经断货。”该市场总经理沈滨说,下一步农都市场将组织青川的128种特产全面进入浙江,争取今年销售额达到600万元。青川种植山珍的10万灾区农民将直接受益。
地震发生以来,青川在浙江的大力援助下,陆续抢通了路、电、水、通讯和广播电视等设施。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青川23家规模企业将初步恢复生产;恢复城乡商业网点1522个、餐饮店452个。在完成基本安置任务的同时,青川的产业重建工作也已启动,努力实现青川重建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在我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的会议室里,有一张工作进度表:紧急启动一批群众生活急需的援建项目,重点实施一批公共设施援建项目,加快建设一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援建项目,积极支持一批创业富民的产业重建项目。
奋战1000天,共建新青川。
(本报青川8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