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国内国际要闻
3  4  
PDF 版
· 灾难正在过去 明天更加辉煌
· “震生宝宝”来感恩
· 俄决定中止与北约的军事合作
· 台检方向陈水扁
家族发出传票
· 柴达木盆地发现骨骼超常粗大的鱼化石
· 呼吁各方执行俄法达成的六项协议
· 澳环保部门将施安乐死
· “等了19年,它们终于要来了”
· 胡锦涛温家宝致电慰问
· 云南盈江发生5.9级地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汶川大地震发生百日之际,盘点那一个个抢救安置奇迹,我们有理由坚信——
灾难正在过去 明天更加辉煌
  汶川大地震震后百日,盘点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抢救安置奇迹,我们有理由坚信,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当数十万救援大军在灾难发生后24个小时内从四面八方赶到灾区的时候;当8万多人从倒塌的废墟下得以重生的时候;当1000多万灾区群众在短短3个月内得到妥善安置的时候……人们看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山河顿时破碎,房屋瞬间坍塌,生命顷刻陨灭,一场灾难向西南大地的1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残酷地扑来。

  患难见真情,灾难显大义。仅仅在灾难发生后的几分钟之内,成千上万的灾区党政干部就纷纷站了出来,组织受灾群众展开自救;温家宝总理当天就从数千公里之外的首都赶赴四川灾区,连夜组织指挥救援;由解放军、武警消防、医护人员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组成的数十万救援大军也在第一时间从全国四面八方汇聚灾区实施救援。

  据统计,抢险救灾人员累计从废墟中抢救出幸存者8万余人。

  四川省和民政部的数据显示,450多万户、1000多万名受灾群众已经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幅员辽阔、气候多变、地质复杂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中华民族也正是在屡受磨难之中,与灾难顽强抗争延续着千年文明,并快步前进。

  多灾多难与坚韧抗争相交织的中华民族史,是一部不屈的奋斗史。抗击汶川大地震的战斗,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

  当93.4%的四川规模以上受灾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的时候,当大片耕地因震损毁而四川粮食产量不减反升的时候,当国务院拟定出台《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时候……人们相信,“经得起任何危机的伟大中华民族必将在这个历史性灾难中奋起,并获得更大的历史性进步!” 

  地震发生后的第2天,位于成都的地奥集团及时对其工厂、设备、原料进行了安全检验和测试,排查了安全生产隐患后,很快就全面恢复生产。

  地震发生后的第27天,国务院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灾后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恢复重建等不同阶段的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法规依据。

  地震发生后的第92天,《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向国内外各界人士特别是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

  地震发生后的第100天,四川省农业厅发布消息称,在四川省大量耕地因灾损毁的情况下,今年全省夏粮总产达到760多万吨,增产6万吨,实现连续第5年增产。

  地震发生后的第101天,93.4%的四川规模以上受灾工业企业恢复生产。

  面对这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恢复重建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就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五年之后,地震灾区将形成特色突出、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基本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展望十年之后,地震灾区将描绘出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图景。

  当灾区群众在废墟上坚强站起的时候,当灾区群众从灾难中奋发图强的时候,当中华民族用万众一心的精神再次向全世界证明其伟大的时候,我们感动自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又得到了一次极大的提升和丰富。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到5天,震中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村民马学清在将两位遇难的亲人埋葬后,就在自家房屋的废墟里辛苦刨挖,翻出了一台冰箱,并背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帐篷里。他说:“这是我的家。我今后的生活一定要过得比原先还好。”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到20天,北川县擂鼓镇农民张德胜就急匆匆地从绵阳安置点回到家乡。“我们晚上住帐篷,白天种庄稼。”他告诉记者。在地震中,张德胜的父亲遇难,房子倒了,但是庄稼还在。一回到家,他就和幸存下来的家人一起抓紧时间收割麦子、补种大春作物。

  大地震在造成生命和物质财产巨大损失的同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在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再一次的提升和丰富。

  现在,地震灾区一方面正在全力开展灾区群众心理康复工作;另一方面也在通过建立地震遗址公园、博物馆,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文艺作品宣传抗震救灾感人事迹等,来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新华社记者 侯大伟 丛峰

  (据新华社成都8月2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国际要闻 00008 灾难正在过去 明天更加辉煌 2008-8-22 48256F32002924A6482574AC0049D2C0[A0-新华社记者≈B1-郭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