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毛传来 通讯员 郑伟)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况且企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为了拿到更多的“蛋糕”,一些企业间互相“拆台”的事情并不少见。而在诸暨却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家企业遇到困难,其他企业纷纷伸出援手,助其渡过难关。前段时间,丹吉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冬英为了帮助两家同行企业申请名牌商标,上北京联系有关部门,并为他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出谋划策。
“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可能一起垮台,这已成为诸暨民企的共识,”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诸暨市企业家协会会长赵林中说,民营企业家眼光要看得更远一些,只有大家“抱团取暖”,才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我们有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诸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玲芳自豪地说,最近国内一些地方的民企面临困境,但是今年以来诸暨不仅没有一家规模以上民企破产,而且很多企业的业绩半年报纷纷“报喜”,发展形势看好。
在诸暨,2007年非公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总量的98.4%。“企业经营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陈玲芳说,诸暨企业经营者大多脱胎于农民,企业发展壮大后,无论是思想观念、文化层次,还是管理能力、经营方式等都逐步显现出一些不适应性,成为影响企业做大做强做长的制约因素,加快建设一支适应现代企业竞争、具有较强创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企业经营者队伍已刻不容缓。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几年来,诸暨定期组织企业经营者参加各种政治、经济、管理知识学习,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2000年,该市创办了“市私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学校”,开办“诸暨经济大讲堂”,开展宏观经济形势解读、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等方面专题培训,帮助企业经营者拓宽眼界,开阔胸襟。近年来,已举行各种讲座31期,参加的企业家超过3200多人次。
近年来,诸暨先后开展以“内涵提升,科学发展”、“创业创新、爱乡惠民”等主题活动,强化企业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2007年,158家企业和138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捐助新农村建设资金约4530万元,落实项目143个。汶川大地震后,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捐款捐物达4935万元。
该市还以企业家协会为平台举办“企业家沙龙”,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抱团取暖”。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诸暨有15家企业分别联合投资7个亿元以上项目。2006年,诸暨建立由企业自筹为主、政府注资为辅的企业家协会应急互助基金,帮助处于困境的企业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至今已使用29次,累计借款2.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