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文教科卫新闻·财经一周
3  4  
PDF 版
· 沈家门百姓自娱自乐度夏夜
· 考生务实读高职
· 浙江收费价格:
包房每天10.3元
·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
成为宁波“新市民”
· 连做50个俯卧撑
壮小伙差点肾衰竭
· 与中小企业携手渡难关
· 绍兴彩民10元中“双色球”2500万
· “赛事天天彩”首期产生391枚“金牌”
· 科技手段助推理赔提速
· 希望工程联手中信银行在杭传递爱心
· 上半年浙江银行业继续保持稳健运行态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海风吹拂 歌声飞扬
沈家门百姓自娱自乐度夏夜
  本报讯 (通讯员 翁盈昌 记者 谢国平) 入夜,戏曲角是沈家门渔港最热闹的地方,每晚7时至9时半总有数百人聚在一起。大伙儿争先恐后上台献唱,台下的人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欣赏,时不时地为演唱者叫好几声,欢乐中增添了几分情趣。

  “各位各位,大家听好了北京奥运会正在举行。今天我要唱支《北京欢迎您》。”“幕”刚一拉开,沈家门街道新街居民方志军就先亮开了嗓子。“迎接另一个晨曦,带来全新空气……”随着婉转的旋律,台下也高高低低跟着哼唱起来:“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我这个老年人,今夜给大家来唱一段自编自唱的新曲,名叫《沈家门换新貌》。”七旬老汉裘宝定用舟山小调唱道:“各位听仔细,听我来唱两句。阿拉沈家门渔港世界有名气,遍地高楼大厦像个大城市,沈家门面貌大呀大改变,全靠改革开放党的政策好,全面建设奔小康,阿拉百姓齐欢笑……”

  “我第一次来这里唱,给大家献丑了。”只见站在台上是一位古铜色皮肤的渔民,他唱的是越剧《花园会》。他对笔者说,他叫庄和军,今年48岁,是虾峙岛渔民,在船上担任大副,唱越剧是他的爱好。这次因伏休禁渔期来沈家门港马峙船厂修船,听说这里每夜有人唱越剧,就特地来凑热闹了。

  与庄和军一样第一次登台的还有外地人宓维君,她唱的是绍兴莲花落 “翠姐姐回娘家”,因后场没有莲花落曲谱,所以宓维君只能清唱,她一字一板博得全场鼓掌叫好。“再来一只,再来一只要不要……”观众席有人拉起歌来,宓维君羞红了脸,今年42岁的宓维君随夫从宁波来沈家门做生意已有10多年,平常她对着电视机哼上几句,有时也来这里听歌,怕唱不好一直没亮相,今天被大家拉上台来了。

  理发师刘银珠与刘秀珠是姐妹俩,她们唱了越剧 “五女拜寿”。台上台下,我唱一曲,你哼一首,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不亦乐乎。

  陈海定是戏曲角的常客,他说,每到夏季,戏曲角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吃完晚饭,三三两两,很多渔港居民就往这边来。一开始是几个爱好戏曲的人在唱,围观的人听。过了一阵子,就有观众跃跃欲试,抢过话筒就吼上几句。也有的观众经不起撺掇,跨上台去哼上几段。“一来二去,胆子大了,大伙儿都抢着上台,虽说有的唱得不敢恭维,但这份欢乐却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在众人的鼓掌声中,童国卫唱了两首流行歌曲才下来。他抹抹脸上的汗水说:“今年夏天我几乎每天都要在这里唱上几首,这比老在家里看电视孵空调好多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财经一周 00011 沈家门百姓自娱自乐度夏夜 2008-8-12 48256F32002924A64825749E002D3B3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