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走向大众的奥林匹克运动
· “浅入深出”最可恶
· 政府创新的三种扩散形式
· 光荣与梦想的绽放
· 改革开放30年,创造多少个“第一”②
· 节能:中国经济转型的路标
· 申奥功臣——何振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8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申奥功臣——何振梁
  2001年7月13日晚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一楼新闻中心大屏幕上久久定格在一个动人的场面上:何振梁眼含热泪,与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逐个握手、拥抱,当中国台北委员吴经国含着泪水走过来与他拥抱,并说“中国人最高兴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时,何振梁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72岁的何振梁说:“北京拿到了奥运会举办权,我这辈子就没有遗憾了。”

  何振梁,两次参加申办奥运会,两次担任陈述人。他在莫斯科的陈述中,以自己毕生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追求和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期盼而深深打动了委员。美国女委员、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德弗朗茨在投票结束后说:“很多委员都被何先生的真诚所感动。”

  北京第二次申办奥运会,何振梁是无可替代的人物。他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威望和影响,他的经验和语言能力对北京申奥极其关键。北京市领导贾庆林、刘淇非常尊敬他,聘请他担任北京奥申委顾问,并多次对他说:“要帮我们出主意啊。”何振梁说:“申办奥运是我能为国家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我一定会尽全力的。”他戏称自己是“北京奥申委最年长的志愿者”。

  这位北京申奥的“志愿者”,一忙起来就忘了自己的“年长”。奥申委研究工作,少不了请他提意见;送交国际奥委会二十多万字的“申办报告”,他是英法文审定者之一;为了让国外朋友更多地了解北京和中国,他拖着年迈之躯奔波于世界各地。

  1981年,52岁的何振梁出任国际奥委会委员,4年后以全票当选执委,1989年又以全票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像他这样在短时间内连续“三级跳”的委员在国际奥委会内是不多见的,这也是中国人的光荣。何振梁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孜孜追求、正直的人品和正义感,在委员中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谈到北京两次申奥的不同时,何振梁说:“我们国家发展了,北京经济实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一些本来支持我们的委员更坚定了,一些原先不支持北京申办的委员也逐渐转变了看法。”他还说:“这次申办还有一个不同,就是中国增加了两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于再清和吕圣荣跟我做了同样多的工作,邓亚萍在运动员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一次,何振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有人对我讲,北京成功了,该为你记功。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功利可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能看到我们国家举办奥运会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快乐。”

  在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之时,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位申奥功臣——何振梁!

  (据新华网)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申奥功臣——何振梁 2008-8-11 48256F32002924A64825749F00293E81[A1-谢正法≈B1-江于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