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透明革命:
海宁“热点面对面”打造民本政府
· 这是一次勇敢的转身:在摆脱顾虑、直面责问中,领导干部多了民主沟通的渠道,普通群众多了知情参与的平台
· 这是一次互动的促进: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中,领导干部读懂了为民的根本,普通群众也清楚了自身的责任
· 这是一次角色的回归:在作风重整、形象重塑中,公仆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愈加简单而纯粹,坦诚以待共谋和谐发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这是一次勇敢的转身:在摆脱顾虑、直面责问中,领导干部多了民主沟通的渠道,普通群众多了知情参与的平台
  “今年6期,收到提交的问题700多个,包括现场提问230个,短信359条,电子邮件48封,来电23个,来信25封等;去年7期,收到提交的问题400多个,包括现场提问124个,短信263条,来电15个,来信2封等。”

  看着海宁“热点面对面”这样一组对比数据,嘉兴市委常委、海宁市委书记俞志宏心头很是释然。

  “我没有参与的其他场次直播,也都一场不落地收听收看。去年最后一天直播,正好要到杭州办事。快入城时收音机信号没了,我就叫司机把车子停在路边,收听完了再走。”对于全力倡导这一全新特别直播活动的俞志宏来说,顾虑与压力显而易见:毕竟参加直播的主角是市领导和各乡镇、部门“一把手”,面对面的群众又实行自由提问。

  2006年7月,海宁市在本地新闻媒体上“试水”了5期“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主题宣传谈话节目。领导与市民代表座谈,采取录播方式,每星期一期,每期20分钟。节目推出后,当地干部群众的反响很不错。但当市委在去年决定推进为广播电视直播后,不同的声音就纷至沓来。

  “人民的公仆不应该没有勇气直面人民的评判。”然而,在去年参加直播那天傍晚,俞志宏自己也感到紧张。“直播那天,吃好晚饭回到办公室,担心一些细节问题回答不好,想再看一看,谁知整个脑子突然一片空白,赶紧冲了两杯咖啡喝了,才重新理清了思绪”。但他和市委班子已下定决心,一定要摆脱种种顾虑,把这个实现领导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的直播好好搞下去,“我们必须要有这种勇气”。

  决心归决心,紧张还是难免。每次直播,场内直面的是几十位群众代表,场外关注的却是60多万海宁人民。“那时,光是想到这一点,我的手心就直冒汗。”市教育局局长胡振学坦言,去年,虽然市领导在直播前还专门作了动员,允许说错话,但紧张的心情还是没减轻多少。

  只有揭开蒙着的面纱,才会发现,阳光虽然刺眼,但更多的是温暖。胡振学很快就体验到了这一点。海宁市民对教育公平一向质疑较多,胡振学却经常感到有苦难言,比如,全市12000多名农民工子女,其中10000人实现了就近入学,结果去年直播时就有群众代表问:为什么还有2000多农民工子女在读民工子弟学校?

  “我告诉他们,有一个外来务工者带来了6个‘子女’,如果也都安排到公立学校,对本地居民显然是不公平的。于是,批评声就少了。”胡振学对此很是感触,“如果通过其他方式,不大可能这么快就收到效果。”

  崭新的沟通平台,较大程度上解决了群众与党政领导、部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

  各种数据都显示出,海宁市民对“热点面对面”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去年直播结束后,海宁市统计局入户发放了75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3%的人知晓且收听收看了这个节目,89.2%的人表示有必要每年举办一次“热点面对面”广播电视直播节目。今年6期节目的收视率,则始终高居海宁58个数字电视频道之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这是一次勇敢的转身:在摆脱顾虑、直面责问中,领导干部多了民主沟通的渠道,普通群众多了知情参与的平台 2008-8-1 浙江日报000102008-08-01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