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浙江能源
3  
PDF 版
· “大能源战略”催生新“蓝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7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能源战略”催生新“蓝海”
——浙江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型之道
□ 李昌先 张 萍 郭小敏 王丽华
  “大能源战略”催生新“蓝海”

  ——浙江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型之道

  □ 李昌先 张 萍 郭小敏 王丽华

  [引言]

  电煤供应紧张,煤价持续高企,盈利急剧下降,火力发电领域迅速进入竞争剧烈的“红海”时代。为全力保障浙江能源安全,提升企业抗御风险能力、持续赢利能力和竞争能力,近年来,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确立了“大能源格局下以电为主,多业发展”的“大能源战略”,两头延伸产业链,加大技术改造与创新力度,推进产业升级换代与绿色能源建设,着力建设综合型的现代能源企业,开创了一片又一片的发展新“蓝海”。浙能集团所属的浙江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湛蓝天空下,绿色厂房一尘不染,冲天烟囱烟尘难觅,唯有巨大冷却塔冒出的些许水汽似白云漂浮,盛夏晴日下的浙江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显得静谧和谐,丝毫没有现代大工业惯有的张扬跋扈。

  然而,平静景象下,笼罩在燃煤发电企业头上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逐步下滑、电煤价格不断上涨、赢利能力急剧大幅下降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依然高悬。“我们早就对燃煤发电行业作了全面分析,意识到除全力维护、发展好发电主业外,还必须实现公司价值的创新。尽管如此,行业寒冬来临之快,还是出乎我们意料。”长兴发电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程光坤称。据介绍,长电公司在面对行业共同困难的同时还有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存在无灰库和水源安全两大心腹之患;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压力巨大;先天性严重不足因素众多,如总容量、单机容量、人均装机容量少,内陆电厂,铁路和水路混合供煤方式带来的成本劣势。

  与此同时,多年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理念的一以贯之,使得长电公司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物质基础,锤炼出一支逐步走向成熟的干部和员工队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理念。而公司地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长三角腹地,紧邻长兴县城,与周边发展的互动以及公司资源与城市资源的整合前景广阔;公司还拥有捷通码头这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而且是永恒的战略资源。

  困境令人奋发图强,优势使人信心满怀。在科学发展观和浙能集团“大能源战略”的指导下,长电公司决心集中公司的全部资源、智慧、力量和意志,最优地加以运用和整合,加快实现战略转型,以发电为主体,大力发展供热(供冷)、物流事业,更大程度地参与地方循环经济发展,更深地走进城市公共事业,使公司成为城市公共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公司与城市的共生共荣和互动发展。“城市是永恒的。企业只有充分融入到城市发展中去,才能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有限走向无限,从而让企业本质安全,卓尔不凡,基业长青。”程光坤有感而发。长电公司转型的每一步无不围绕服务城市展开。

  利用现有热源 发展集中供热

  [核心提示]集中供热作为集约、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前景十分广阔。集中供热需要政府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需要在项目工程规划阶段即加以介入,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地稳步推进。

  集中供热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土地的有效途径,并且具有减少污染、净化环境、提高供热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优点,是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政策鼓励的节能降耗模式。

  长电公司现有4台300MW全脱硫环保机组,在保证正常发电的前提下,可供热能力为300吨/小时,同时,该公司距离长兴县城仅2公里,在长兴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条件。利用该公司富余的蒸汽生产能力,建立长兴区域集中供热,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区域大气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长电公司汽轮机组的发电热效率,节能潜力巨大。同时,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加剧,机组发电利用小时将不断下降,通过供热,公司可将富裕的发电能力转化为热力产品,实现市场链的延伸,创造更多的价值。

  目前,长电公司供热开发分南北二条线。北线为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管网,由该公司的1号、2号机组作为热源,设计供热能力为50吨/小时,已引进的热用户包括长兴国际大酒店等22家企业。至2007年底,建成并投用的供热管网总长已达到17公里,年销售蒸汽突破12万吨。南线是向雉城镇工业园区供热,由该公司的3号、4号机组作为热源,设计供热能力为50吨/小时,该工程已按计划动工,预计未来5年累计固定用汽量将达到100~200吨/小时。

  为引导长兴县集中供热管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和建设,同时使长电公司供热管网的实施能够“统筹安排、合理利用、有序发展”,该公司积极联系长兴县发改委、建设局和各有关职能部门、乡镇,推动、促进和参与长兴县域供热规划编制工作,并委托浙江城建煤电设计院编制《长兴县热力规划》,该规划已于今年3月28日通过专家组评审,并于4月25日通过长兴县政府规划例会审核,现已印刷正式规划文本。

  实施中水回用 发展循环经济

  [核心提示]中水回用,让宝贵的水资源不再白白流失,让排入大自然的污染物大大减少,让长电公司有了可靠的水资源,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大举。

  前些年,太湖水系受污染程度严重,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泛滥时间长,致使长兴陆汇港水质越来越差。陆汇港水源水质恶化,使处于太湖流域的长电公司的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寻找可替代的第二水资源也已迫在眉睫。

  此时,一个现象跃入长电人的眼帘,在长兴可利用水资源趋于紧缺的情况下,大量的城市中水(中水也就是城市集中处理后的水)又白白流失,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如果能够利用长兴污水处理厂外排的中水,再经电厂深度处理后重新用于工业冷却,可解决电厂约75%的用水需求。

  为此,从2006年底至今,长电公司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中水回用的工作:实地调研走访华能北京热电厂等多家电厂,现场参观中水回用系统设备,了解有关设备运行、技术参数以及当地政府政策优惠措施等情况。同时,分别委托两家环境保护研究院开展《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市政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报告》。

  根据前期调研、咨询情况汇总,长电公司欣喜地发现:利用长兴县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市政污水经深度处理后用做循环水补充水是可行的,在技术上是有保证的。经测算,项目实施后可以削减长兴地区向自然水体及太湖流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其中:悬浮物为167吨/年,化学耗氧量1050吨/年,生化需氧量496吨/年,氨氮428吨/年,总磷33吨/年。不仅对改善太湖水域的水体环境和生态环境有显著贡献,同时,中水的利用为电厂提供了水质稳定、水量可靠的用水源,保证了发电机组安全、经济地运行。

  为推动城市中水回用项目的顺利实施,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长电公司积极联系长兴县当地政府及各有关职能部门,想方设法、全力推进。2007年,中水回用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完成。2008年4月16日,长电公司与长兴县建设局、长兴县兴长污水处理厂、长兴县环保局等四方正式签定供水协议,长兴县政府承诺对该公司“零价格”供水、“零距离”送水、“零分歧”争取和“零障碍”施工。目前,该项目实施的各项前置性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突破传统思维 实践“无灰库运行”

  [核心提示]有效控制废水达标排放量,加强水的回收利用,及时销售和处理各类固体废气物,在应急堆场建设方面,利用当地废弃矿坑,种种措施,使得长电公司实现了“无灰库运行”,经济与环境效益斐然。

  灰库是传统火力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建设一个灰库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和土地,还面临着环境保护方面的诸多压力。火力发电厂能否取消传统意义上的灰库?长电公司经过对灰库运行理论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认为,只要能够有效地控制废水达标排放量,加强对水的回收利用,并且确保各类废固的及时销售和处理,完全能够取消灰库。

  2008年4月30日,对长电公司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该公司与长兴当地一家公司签订了30年发电厂发电副产品处理合同,以租赁的方式取得了当地一个矿坑30年的使用权作为堆放场地。6月23日,该公司又正式签订了矿场资源补偿合同。合同的签订,是该公司在废矿选址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长电公司向“无灰库”运行迈出了的重要一步。在彻底解决该公司实施“无灰库”运行后顾之忧的同时,也大大节约了灰库租赁费用。

  利用矿坑作为应急堆放场地是长电公司针对灰渣及石膏销售市场变化比较大的特点,为了规避发电副产品滞销风险,确保4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所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是该公司实施“无灰库”运行的重要项目之一。此前,该公司根据创建节约型社会和防止毁林现象,充分利用矿坑资源回填的思路,利用长兴地区的废弃矿坑,主要对周边地区的矿坑做了调查研究,重点对距该公司20km范围内山区可能作为该公司应急堆放场地的矿坑进行了收资和现场踏勘,最终选择了离公司较近的一个矿坑作为公司临时堆放点。

  此外,长电公司二期澄清池排泥水处理工程是“无灰库”运行项目中“废水零排放”的配套工程,“初设方案”已通过了由浙能集团组织的专家组审查,已进入设计阶段,预计今年11月前系统调试结束交付使用。该工程建成后可节约淡水资源,减少公司的废水排放量,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为 “无灰库”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突破企业边界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核心提示]收购、改建码头,在保障电煤运输的同时,向社会提供物流服务,为长电公司拉长产业链和提升物流效率布下战略性的一棋。

  为了缓解电煤供应紧张问题,早在2004年,长电公司就和浙能富兴燃料有限公司和浙江兴源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收购了长兴铁公水码头,按照“边建设,边经营,边开发”的思想,成立了捷通公司。铁公水码头集铁路、公路、水路运输于一体,建设现代物资集散码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浙能集团提出的“大能源战略”思想和大物流的理念,该公司采取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措施对码头进行了改造,根据规划,码头吞吐货种为煤炭、钢材和集装箱,一期改建300吨级散货泊位3个,设计年吞吐电煤90万吨。码头一期投产后缓解了迎峰度夏期间长电公司的燃煤之急。

  捷通码头投产后,长兴县领导多次到码头现场视察,充分肯定码头建设的成效,捷通公司已被长兴县作为九个重点物流企业之一进行培育。浙能集团领导也多次到捷通公司现场了解生产运营情况,并在集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改建捷通公司码头,将码头改造成集煤炭、钢材及内河集装箱等多功能用途的内河码头”。

  捷通码头改建后,将缓解长电公司急剧增加的煤炭需求与现有的码头接卸能力不足的矛盾,在中转煤炭的同时,开展其他业务,形成规模,码头资源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而随着长兴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强,码头还可承担起当地多式联运的物流集散中心功能。目前,长电捷通码头改建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有望成为长电公司外延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平台,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捷通公司获得了令人侧目的发展,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捷通公司先后荣获了“2006年度长兴县三产物流龙头企业”、“2006年度湖州市服务业百家优强企业”和“2006年度中国物流最具成长力企业100强”称号,初步显示了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具备了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条件。

  全方位推进节能减排 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核心提示]我省第一座超百万千瓦全脱硫环保电厂、我省第一家应用等离子点火技术电厂、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示范工程、率先实施无油启停磨煤机,长电公司扎实而又创造性地推进节能减排可圈可点。

  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长电公司历来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在大力推进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实施中水回用、实践“无灰库”运行等重大节能减排项目的同时,长电全方位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发展型企业,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几年来,长电人不断优化运行管理,优化运行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持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该公司二期工程不仅在工程建设期间率先实现了4号机组建设与配套烟气脱硫装置同步进行168的新记录,并由此成为浙江省第一座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的全脱硫绿色环保电厂,而且自脱硫装置投运以来,该公司积极倡导“脱硫设备与主机设备同步检修”的理念,确保脱硫装置保持较高的投运率和脱硫效率,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007年度,该公司在掺烧高硫份煤种情况下,全年脱硫设施投运率达97.99%,脱硫效率达93.26%,累计减少SO2排放量33877吨,二期脱硫工程被评为“2007年度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长电公司被评为浙江省水土保持示范单位和浙能集团2007年度减排工作先进单位。

  在推进节能减排中,长电人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独立自主开发运用的新科技、新工艺不断涌现。如作为浙江省第一家应用等离子点火技术的电厂,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项技术实现了锅炉微油或无油点火,大大减少了燃煤机组昂贵的助燃油,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也使烟气除尘器可以提前投入,大大减少锅炉点火启动时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还使机组调试时吹管次数大为减少,缩短了整个吹管工作时间,从而把由于吹管工作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百姓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2006年3月,该公司4号机组在吹管过程中首次采用了“无电泵”启动,摆脱了机组启动时对电泵的依赖,使启动操作更加方便灵活,系统安全性得到提高,启动时间也明显缩短,大大节约了厂用电,仅整套启动阶段就累计节约厂用电80万千瓦时。这一技术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肯定。

  本着节能节油的想法,该公司在2005年就提出实施无油启停磨煤机的想法,并最终于2006年5月在2号锅炉上进行试运行。现在该公司4台锅炉均已实现无油启停磨煤机,至今没有发生任何因无油启磨引起的锅炉异常事件发生。该项目实施以来,长电公司燃油消耗大幅度下降。按年节约#0轻柴油450吨、每吨油5000元人民币来计算,年收益在200多万元人民币。

  长电公司在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当地政府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2008年6月23日下午,湖州市和谐社会综合实验示范区建设日本专家访问团一行在湖州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陪同下来长电公司考察节能减排情况,并与该公司就机组能耗、供热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三废”(废气、废固、废水)排放进行了交流。6月26日上午,长电公司又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由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等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中国生态城乡行——京杭运河行”采访团在湖州市环保局的推荐下来公司进行联合采访。

  [后 记]

  科学发展 追求卓越

  [核心提示]与卓越同行,长电公司打造现代化一流发电公司的底气,来自“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公司精神,来自对科学发展观的不懈追求,来自一种强烈的服务社会、造福员工、回报股东和顾客的崇高使命。

  具有敏锐的时代感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长电公司打造现代化一流发电公司的宏大愿景。

  为此,他们积极实践“人本管理、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三大管理理念,系统实施“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竞争能力战略、学习与创新战略、融差异化与低成本领先为一体的整体竞争战略、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战略、组织变革与发展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文化战略”等八大战略。

  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系统贯彻,造就了长电公司跨越式发展。成立六年多来,长电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国家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浙江省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党建带工建模范职工之家等成果和荣誉。至2007年底,累计发电270亿千瓦时,利税总额近20亿元,实现连续安全生产超过2000天。

  把别人正在做、我们也必须做的事做得比别人都要好;把别人可以不做或没有条件做、我们必须做、也有条件做的事做成功。这是长电人的态度和精神。

  把员工的价值与企业的价值不可分割地融合为一体;把“关注变化、适应变化”,“提升价值、创新价值”,“瞄准卓越、追求卓越”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把“学习、变革与创新”的行动,与“创业、创造和创新”的激情,与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这是长电公司的态度和精神。

  时刻牢记和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肩负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崇高使命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体现自身的价值、寻找和获得生存的意义。这是长电公司的态度和精神。

  凭藉这样一种态度和精神,近年来,长电公司和长电人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大能源战略”的引领下,高度重视公司的战略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公司拥有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规避劣势,不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领域,超越电力市场的红海竞争,努力寻找和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一流企业做文化(管理),有着强大文化软实力的长电公司必将在更高的起点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能源 00012 “大能源战略”催生新“蓝海” □ 李昌先 张 萍 郭小敏 王丽华 2008-7-28 浙江日报000122008-07-2800011;浙江日报000122008-07-2800012;浙江日报000122008-07-2800031;浙江日报000122008-07-2800020;浙江日报000122008-07-2800009;浙江日报000122008-07-2800008;浙江日报000122008-07-2800019;浙江日报000122008-07-2800006;浙江日报000122008-07-2800007;浙江日报000122008-07-2800010;浙江日报000122008-07-280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