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非遗”传人的故事
· 小巷里传出悠悠琴声
· 洄游在“故乡”的海洋
· 处在十字路口的“非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国家公布的两个批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里,浙江分别以44项和72项在全国位居第一。而列入省级目录的更是高达289项。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有一位或数位传人的身影。传人们的近况如何呢?
“非遗”传人的故事
本报记者 竺大文 本报实习生 陈钟 孙晨
  “非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缩写,已经是一个流行词。在国家公布的两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里,浙江分别以44项和72项在全国位居第一。列入省级目录的更是高达289项。

  每一项“非遗”背后,都有一位或者数位传人的身影。

  多少年来,这些遗产就是这样,由一个个传人组成的链条继承了下来。一位业内人士感叹道,“非遗”,就在一个个传人的脑袋里。

  “非遗”传人们的近况如何?当一份“非遗”传至他们手中时,他们是如何继承和发扬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了其中的几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13 “非遗”传人的故事 本报记者 竺大文 本报实习生 陈钟 孙晨 2008-7-25 浙江日报000132008-07-25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