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资讯
3  4  
PDF 版
· 慈溪高奏民生交响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7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引水工程,康庄工程,农民养老,外来民工就业,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一个经济强市近七成财力用于全面改善民生,重点解决民生问题——
慈溪高奏民生交响曲
□ 周 象
  引水工程,康庄工程,农民养老,外来民工就业,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一个经济强市近七成财力用于全面改善民生,重点解决民生问题——

  慈溪高奏民生交响曲

  □ 周 象

  【编者按】

  打造和谐社会,必须首先解决一个个民生问题。2008年,从中央到地方,民生问题被提到空前的高度。而中共浙江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更是通过了《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决议,今后5年,全面改善民生,将成为我省的工作主线。

  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关注民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正是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本质所在。公共财政的核心就是用纳税人的钱和相应的财税政策,帮助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是要把财政的钱往民生上花,就是要时刻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作为和谐发展竞争力高居全国第一的浙江省,从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十七大以来,一直高度关注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财政部门,逐步建立起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围绕解决民生问题来确定财政投入方向,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并创出财政关注民生的“浙江现象”。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决议,推动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民生,促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三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的解决,从本期起,本报将陆续推出“关注民生财政十大样本”专题宣传。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十个市、县、区作为榜样、范本,全面、详尽地介绍、分析当地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认识、举措、经验等。本期,我们推出的是慈溪市。作为我省经济强市,党的十六大以来,该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高度关注民生,加大投放力度,改革完善投入机制,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2008年5月1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通车。慈溪市参与投资的民生工程——跨海大桥慈溪连接线,同步启用,滚滚车流从这里驶向更广阔的世界。

  对于慈溪市来说,这个工程慈溪所投入的仅仅是众多民生工程中并不算大的一个。在这个位居浙江省乃至全国前列的经济强市,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民生”二字,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关注民生,大量财力投向民生,用于全面改善民生,重点解决民生问题,在这里已如东海大潮,不绝涌动。一组可以佐证的数字是,2006年,慈溪市用于民生领域的综合财政支出占到了当年该市地方综合可用财力的54%;2007年,这个比例达到了59%;而2008年,比例将提高至66%,并确保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领域支出!

  “慈溪完全有必要

  有能力全面改善民生”

  慈溪的全面改善民生工作,大量财力投入民生,发轫于党的十六大以后。作为杭州湾畔的一个县级市,百万慈溪人引以为傲的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慈溪经济一直保持迅猛发展。到今天,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三位,名列全省第一。

  但是,和其他先发地区一样,这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其他事业发展则相对缓慢。经济的长腿和民生的短腿之间的差距,逐渐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绊脚石——

  慈溪虽然有“溪”,却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占有量仅为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五分之一。2003年至2004年,慈溪又遇上了50年一遇的干旱,持续的缺水,让城乡居民痛苦不堪……

  慈溪虽是强市,但交通网络还不够发达,城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跟上百姓生产和生活需要……

  慈溪虽然富裕,与全国各地一样,同样存在着居民“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

  慈溪百姓的就业、教育、困难群众、衣食住行……

  面对现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慈溪市委、市政府的各届领导充分认识到了全面改善民生之紧迫,认识到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正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使慈溪多年来的快速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才能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慈溪市委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多年快速发展到现在,慈溪已完全有必要、也有能力全面改善民生了!”慈溪市政府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于是,民生财政,潮起慈溪!

  “请问开花的大地,

  请问解冻的河流”

  2007年9月3日,一声令下,总投资近8亿的上虞汤浦水库,宣告正式通水。一道银练喷涌而出,汩汩清流滋润了大半个慈溪大地。

  多年缺水之痛,催生了慈溪民生财政的新思路。这就是向外要水。自本世纪初建成第一个境外引水工程——梁辉水库引水工程后,慈溪境外引水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面对严重旱情,姚江七里浦应急引水工程快速完成,赢得居民一片赞扬。是年9月,管线长近30公里的四灶浦应急引水工程,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竣工通水。还是在这一年,在省政府的协调下,慈溪上虞两市签下长达36年的供水协议,慈溪向上虞购水。次年,日引水20万立方、管线长一百多里的庞大引水工程开工。3年后的今天,随着汤浦引水工程的建成投用,大半个干渴中的慈溪市的人民,告别了缺水之痛。

  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慈溪出现了一些离田离土的农民。没有了田,没有了地,他们何处可去,农民之“生”何在?从2005年开始,慈溪下定决心,要向这些农村和农民送上一颗定心丸: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到2007年底,慈溪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障全覆盖,使农民与城里人一样,符合条件的都可享受养老金,让农民多少年来的梦想成为现实。而农村合作医疗,慈溪人均筹资水平已达到170元,政府财政补助110元,农民看病,从门诊到住院,从小病到大病,都可以享受政府补助。

  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还带来一个严重的副效应:环境污染。一次,该市一位市委领导下村调研时发现:农村生活污水横流,村道破败,公厕落后。不禁自责:居民生活的环境还这么糟,这是富裕慈溪吗?于是从1999年起,全市上下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整治行动:投入数千万,用于农村河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改造农村公厕,建设生态式公厕;开展农家庭院整治;统一规划养殖区,配套污染治理等等。环境治理的一个大手笔就是市域污水处理工程,总投资达14亿元,一期工程年底即可使用。乐观预期,当整个污水处理工程完工时,慈溪城乡居民将迎来山更青水更清的日子。

  为了给外来务工者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通过财政拨款或财政补贴,一幢幢外来务工者公寓,在慈溪城乡建起。慈溪还实行了外来务工人员综合保险。百万人的慈溪,居然涌来了八十多万外来务工者,足以证明慈溪创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民生环境!

  说起民生财政,慈溪财政的当家人、慈溪市财政局局长张炳华如数家珍:

  解决慈溪交通,投巨资参建杭州湾跨海大桥慈溪连接线;6车道的329国道复线,慈溪投入6亿元,已建成通车;在农村实施了康庄工程、联网工程;城乡公交一体化,去年投入2000万元,今年更新公交车,财政补贴1000多万元。

  平安工程。2004年开始,全市按人口千分之三比例,不管农村城镇,都配备社区保安,市镇两级财政每年投入达6000多万元;实施社会治安“天网工程”,财政将投入1.6亿元。

  医疗卫生,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普惠百姓的医疗保障体系,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投入1.4亿元,扩建市人民医院;投入近亿元,异地重建市妇幼保健院;投入1.2亿元,建造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投入1亿元,建红十字医院住院大楼;引进外资,建造市第二人民医院,财政投入占了三成;各乡镇卫生院,一个个进行改造扩建,每个村都要建成卫生服务中心;支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今年及明年,卫生九大项目都要建成!

  教育,浒山中学,行知职高,实验三小……每年财政投入的资金都是以亿计算。政府增加了对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支持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今年,仅市本级财政安排的教育、卫生支出,就比上年增长四成和三成。

  ……

  国务院一位主要领导曾说:“……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这意思也许是说,等到现在尚存的那些民生问题得以解决,大地入春鲜花绽开,结冰的河流解冻,那时候,人民的幸福就实现了。

  慈溪大地的鲜花正开始绽放,慈溪的河流正开始解冻。

  “改善民生,

  必须有机制上的保障”

  “全面改善民生,并把它作为工作的主线,那么,必须有机制上的保障。否则,民生工作就不可能出现稳定的发展,全面改善民生得不到真正落实。”慈溪市财政局局长张炳华的这一说法,代表了几年来慈溪市委、市政府对落实民生工作的认识。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日处理150吨粪便处理中心、800户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半年多前,通过当地媒体,慈溪市对即将实施的22项实事工程进行公示,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这些民生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公示是民生工程民主决策的重要一环,只有群众认可的工程才能正常实施。近年来,慈溪市在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不断增长,建立了从民主决策、公示,到资金投入的五大机制,从而保证民生工程的科学化、长效化和规范化。

  通过民情沟通机制及时掌握群众所需、所盼。慈溪坚持市长倾听社情民意制度,从群众来信来访中关注社会动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同时,通过领导干部定期下访、蹲点调研等,分析梳理出群众意见,从而明确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内容,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该市财政两年出资1000万元,实施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就是通过领导干部下村倾听困难群众呼声、详细了解他们的住房情况后决策实施的。

  为了使改善民生经常化、长效化和规范化,使民生项目顺利进行,慈溪建立了民生工程行政一把手负首责制、协调督办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和责任考核机制,专门设立了为民办实事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督查办公室,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每月向督查办公室报送项目进展情况。近3年来,慈溪先后实施的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就业培训、新环境百村改造、城乡一体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达100多亿元。市里与12个单位的负责人先后签订了25个重点实事工程的建设项目责任书。

  民生工程一把手负首责制的建立,确保了工程的资金投入、质量和建设进度。每季度,由该市发改部门牵头,召开市级各相关部门一把手联席会议,交流汇报民生实事各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市政府有关领导还按职责分工对分管线上的实事项目进行牵头协调,以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碰到的资金、设备、人才各类困难和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加快了工作的进程。

  去年初,慈溪市确立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切实体现在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上”的工作思路,创新、调整和优化各级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在资金安排上确保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重点支出需要。

  

  2007年,慈溪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改善民生的目标,未来五年,十大民生工程,将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这十个目标,包括了百姓最企盼解决的问题——全力推进统筹就业、社会保障、困难救助、健康医疗、教育均衡、城乡安居、疏堵保畅、“蓝天碧水”、社会平安、安全发展。今年,慈溪综合财力投向民生的比例,将提高至近七成,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改善。十大民生工程,目前正在扎实推进。可以想见的是,慈溪民生,河清人寿,为期未远!

  从解决焦点问题入手

  到全面推进

  浙江省发展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卓勇良

  

  民生问题怎么抓,是当前摆在我省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慈溪市给出了一个较好答案,这就是着力从解决焦点问题入手,然后全面推进民生的各项工作。

  这样一个工作轨迹,既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财力有限情况下,民生问题只能抓最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在慈溪这就是水的问题。而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财力比较充裕以后,就有可能做更多的事情。

  民生问题的特点是一个也不能少。教育不能少、卫生不能少、残疾人事业不能少,外来人口也不能少,创业环境更不能少。所以当前浙江发达县市的民生工作,如同毛泽东当年说过的那样,必须弹好钢琴。全力管好每一个键,才会奏出一首和美动听的乐曲。

  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地方政府的职责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必须以民生支出为主体。我省已提出今后新增的财政支出必须有2/3以上确保用于解决民生问题,县市政府财政显然应有更高的支出比例用于民生。

  民生为重还要求加快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始终把民生问题作为做好这些工作的主要内容。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09 慈溪高奏民生交响曲 □ 周 象 2008-7-24 浙江日报000092008-07-2400011;浙江日报000092008-07-2400012;浙江日报000092008-07-2400019;浙江日报000092008-07-2400017;浙江日报000092008-07-2400014;浙江日报000092008-07-24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