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金华资讯
3  4  
PDF 版
· 婺城以村规民约促农村和谐发展
· 东阳像经营旅游景点一样经营新农村
· 浦江实施“甘泉工程”滋润万户农民
· 武义万余低收入群众有了“致富图”
· 义乌用公共财政谱写农村建设新篇章
· 金东村庄整治工作坚持民生优先
· 磐安乡风文明从环境卫生抓起
· 永康花13.5亿资金“买”回三江好水
· 兰溪全力留住每个乡村的“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7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引导村民民主管理 掀起新农村建设热潮
婺城以村规民约促农村和谐发展
  本报讯 (区报道组 陈汝平 孙武斌) 尽管天气炎热,婺城区汤溪镇派溪里村的村民们却顶高温冒酷暑,忙着村庄整治。到7月22日为止,该村的村庄整治仅用30天时间就完成了全村80余户“三房”拆除任务。对于一个没有一分村集体收入的穷山村,建设新农村速度有如此之快,让前来调研的区农办干部连说想不到。村民说,这是村里今年新制定实施的“村规民约”发挥了大效用。

  “搞好公共卫生和村容整洁,实行门前三包……”。在派溪里村,笔者发现,随便走进一户群众家中,都能看到在最显眼的位置贴着一张印有这些“村规民约”内容的日历。“这个‘村规民约’是村民共同治村的‘法典’,自制定后已经家喻户晓。”说起“村规民约”的好处,村支书李俊有滔滔不绝:“村规民约”就是管用,有了它,派溪里村群众的集体观念强了,村里的工作好做多了,现在连我们村干部为民办实事也变得顺畅实在了。原来硬化路的卫生是“管护难、难管护”,现在变成了“自觉护、人人护”。今年村里修建广场,召开村民大会后,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出钱出力,广场建设得很顺利。

  婺城区农村面积大,尤其是西部6个纯山区乡镇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农民观念比较落后陈旧,小农意识较强,村民各顾各现象严重,农村很难集中办大事、好事。一些村村民人心涣散,村干部苦于无法发动,只好拍脑袋搞建设,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对此,婺城区委十分重视,从坚持“五个由民”原则出发,集中民智,因村制宜,在全区开展了修订村规民约工作。并于去年初在汤溪镇中戴村率先开展村规民约修订试点,主要包括议事公约、村务财务管理公约、环境卫生管理公约等六大内容,最大限度地通过修订“村规民约”让村民自觉参与和主动管理村级各项事务。经过近一年运行,“村规民约”效果明显,该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生活环境更加安定和谐有序。

  像派溪里村一样,目前,婺城区有547个行政村都修订了村规民约。“制度定得好,还要落实好。”为此,该区在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要求当选的村两委干部要带头执行村规民约,结合本村实际对“村规民约”的具体内容逐条进行增减和修改,经与会的每位户代表在“村规民约”上签字后生效。“村规民约”对村干部、村民的责任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列入对村两委干部的考评。

  此外,为了提高村规民约的监督执行效果,还设立了5名监督代表,分别由小组长、2位村民代表和2位老党员担任,起到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的作用。这些体现村民意愿和集中村民智慧的“村规民约”,用来指导村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受到村民热烈欢迎。村民们因小事闹纠纷的少了,公共卫生好搞了,村容整洁了,民心更齐了,大家都忙着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上。

  村规民约的修订和作用发挥,大大推进了婺城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据该区农办负责人介绍,今年,婺城区原来只计划组织实施9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任务,然而,截至6月份,已有184个村主动申报要求开展村庄整治,超出了计划的一倍多。今年初,蒋堂镇下尹村邀请城乡规划设计所的专家制定村庄整治规划,准备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全村50多户6000多平方米房屋需要改造重建。按照村规民约的规定,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将拆除工程分多期进行。但由于一批建房户建了新房仍然没有拆除旧房,使第一期拆除工程遇到了阻碍。看到部分村民对村里的原则仍然持观望的态度,村支书姜丽东决定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执行。他率先将自己的老房子转让给了村集体当安置房,而在新房子建成之前,姜丽东就带着一家人一直住在村头的养猪厂。看到村支书的行动,村民们坐不住了,一些拆房户主动将旧房拆了,自己借宿在亲戚家。目前,该村的旧房已全部拆除,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全面启动。到年底,全村90%以上的村民都将住上新房子。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金华资讯 00014 婺城以村规民约促农村和谐发展 2008-7-23 浙江日报000142008-07-23000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