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世界合唱比赛刮起“绍兴风”
· 从田间地头抢救文化遗产
· 外来民工子女玩得开心
· 梁朝伟刘嘉玲举行婚礼
· 省内外高校多招了
1300余名浙江学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田间地头抢救文化遗产
仙居双庙乡一批民间技艺重现光彩
  本报讯(通讯员 王晏 朱汉多 记者 叶晖) 宋末元初杰出教育家、诗人翁森的雕像,成了乡里最醒目的风景;盛行了几个世纪的十二生肖灯、双庙冬至节又流传起来……在刚刚结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仙居县双庙乡从田间地头“抢”出了不少文化遗产。

  仙居县双庙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几乎是天天有故事,人人有故事,村村有故事。但许多传统文化遗产如不再及时抢救,濒临失传的危险。“梁皇花船”是一种要八九个人抬的亭阁式花船,在双庙乡传承了几千年,但这门技艺现在也濒临失传了。普查人员无意中听到该乡68岁的民间老艺人应太才说起“梁皇花船”有声有色,立即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在这里协助调查的浙江大学研究生郭建军,两人“蹲”在老艺人家中,一直到“梁皇花船”重现人间。

  像挖掘“梁皇花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将军营、十八园、宝积寺等民间故事和蓝花布印染技艺等,就是这样一件件被普查人员挖掘抢救出来。目前双庙乡已相继建成了十二生肖、雌雄卷地龙、双庙冬至节、蓝花布印染等十多个传承基地。乡里还通过组织传承群体,建立起蓝花布印染协会和舞龙、舞狮、迎灯等民间表演团队6支,通过表演、展示、展演等活动,把传统文化“种”下去,让这些遗产“活”起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从田间地头抢救文化遗产 2008-7-22 48256F32002924A648257489003E0E7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