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乘 “升级” 了装备的“雪龙号”驶离上海前往北极,进行为期75天的科考,主要任务是考察北极气候变化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杭州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张海生担任此次北极科考的首席科学家,海洋二所共有10名科学家参与。
7月19日,本报收到科考队队员、海洋二所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薛斌发回的五篇邮件日记,本报选登其中的三篇——
7月11日
相会在极地圈
今天是国际航海日,无论你心里准备好与否,船都要开了。上午的太阳火辣辣,晒得人脸上直冒油,这样的天气真的应该去北极避暑。每一次南北极科学考察都是一次极地人的大聚会,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是曾经一起在风浪中并肩战斗留下的记忆,曾经朝夕相处一百多天,如今笑容灿烂依旧,这个就是极地圈子,用科学、探索、冰雪、拼搏、奉献搭成的圆。
雪龙号一声长鸣,我们挥手告别上海,开始了漫漫征途。有人曾经问为什么你们单位的十名队员都没有亲属来送行?既然选择了海洋也就选择了孤单与寂寞,无论是去南极北极还是大洋,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出海时间都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家人朋友的那种舍不得也已经化作了背后默默支撑的力量,陪伴在每一名出海队员的左右,支持着他们继续为海洋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7月13日
北极大学开学典礼
下午,中国北极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在雪龙号上,无论是南极还是北极考察,开办南北极大学一直就是惯例,在这所流动的大学里,每个考察队员都是学员,每个考察队员又都是教授,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感兴趣的内容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背景,在这里交流着看法,而科学就这样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南北极知识也在这所独特的大学中得到普及。
在前面结束的第二十四次南极科考中,我就学到了包括建筑、测绘、化学、生物、机械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在极地的应用,有些知识很专业,比如南极的碳循环、极地的下降风、南极的臭氧观测,有些则与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外伤救护与现场心肺复苏术、宝石的鉴定、南极考察安全的注意事项、船舶知识等,可以说,这个大学的内容包罗万象,而这次北极大学的开办,也充满着期待,毕竟,科学奥秘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7月15日
探索奇妙的大洋环流
船穿越北纬38度线继续在日本海航行,已经处在西伯利亚陆地的东侧,再一直向东则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两个不同的大陆在同样的季节有着不同的温度,一个寒风刺骨,一个温暖如春,这些都是因为大洋的环流所赐。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一条环流连接着各个大洋,它为各个大洲带去了各种各样的气候,而西伯利亚寒冷的气候与其沿岸经过的寒流有关,加利福尼亚四季如春则是因为沿岸有抬升的暖流。一旦这个洋流停止,那么这些气候都会改变,欧洲也许会变得很寒冷,有些区域则会变得很炎热,而北极和南极的海冰则是这股洋流的动力。全球变暖和海冰消融则有可能带来电影《后天》中出现的场景,这也是本次北极考察需要了解和认识的科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