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加快建设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 让“创意”成为发展的新动力
· 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
· 哲理漫画
· 爱情的经济学漫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加快建设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童芍素
  将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作为今后五年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要构建的三大体系之一,体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所具有的超前性和独创性。如何在理论上准确地把握,在实践中有效地“着力”呢?

  清楚地认识文化产业,增强紧迫性

  这几年,“文化产业”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迅速增加,但同时,也时常听到不少同志议论“到底什么是文化产业?”这确实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提措施要搞清楚的一个前提性问题。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第一次出现“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文化第一次被明确分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并且,第一次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如此明确的价值判断。

  为适应文化产业在我国迅速崛起,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结合国际上文化产业的一般界定以及我国的国情,公布了我国文化产业内涵界定与统计口径。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产业,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包括以下六大类:文化产品制作与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与销售服务,文化设备生产与销售服务,相关文化产品制作与销售活动,并在每一大类中又具体细化规范为若干小类。

  虽然在我国文化产业的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政策以及相关理论研究都还处于积极探索并逐步清晰的阶段,但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所具有的认知、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可以通过市场的流通而得到广泛的实现,甚至可以说,“市场流通决定了文化的流转”,而文化是靠流转而实现其功能的。同时,文化产业只有通过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才可能做大做强,实现当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文化产业之所以被誉为朝阳产业,还因为它所具有的文化资源可以反复利用、没有环境污染、容纳大量劳动力,以及高科技与文化结合的特点,使它理所当然地成为可持续发展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产业。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地认识到文化产业的价值,从而激发我们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紧迫性。

  清楚地把握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增强客观性

  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是进一步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客观基础,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增强客观性。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文化产业抓住了文化体制改革全国综合试点的契机,以文化观念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及文化内容、途径、业态创新为动力,得到了稳步发展,形成了以下特点:

  其一,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到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出2123.44亿元,实现增加值595.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18.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6.2%和5.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2%。

  其二,国有文化单位实力增强。2000年以来,全省共组建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10家国有文化集团,2007年,资产总值达到195.08亿元,全年总收入131.14亿元,共创造利润12.83亿元,上缴税收6.22亿元。这些集团正在成为文化领域的主导力量和文化市场的战略投资者。

  其三,民营文化企业异军突起。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目前民营文化企业投资总规模达230亿元以上,涉及影视、印刷、经营娱乐、艺术品经营、旅游、广告、会展等10多个行业,年总收入30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50余万人。并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

  其四,高新文化产业崭露头角。我省十分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文化产业,初见成效。一是正在形成图书发行连锁、报刊发行连锁、音像连锁、网吧连锁和电影院线等五大现代文化流通业。二是从事电子商务、网络娱乐等网络文化产业在形成中,2007年我省网络媒体和网络视听营业收入约1.5亿元。三是正在初步形成动画教学、研发、制作、运营和衍生产品开发的动画产业链。四是初步建立了由数字节目、传输、服务等内容构成的有线数字电视新体系。

  同时,也要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一是产业意识比较淡薄,忽视文化的产业属性的惯性思维仍然很有影响,相关理论研究也滞后;二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配置偏小,产业链不长,产业群没有很好形成;三是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还没有起到基础性作用,文化中介组织不够健全;四是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代表浙江特色、艺术水准较高的文化精品太少,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极其缺乏。

  把握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基本框架,增强建设的有效性

  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可以理解成由文化产业的行业门类结构、主体结构、区域布局结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等若干基本框架组成。

  首先是文化产业的行业门类结构。文化产业是“内容为王”的产业,由文化内容决定文化产业的档次、水平、质量、价值。因此,其行业门类按文化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化艺术为主的文化产业核心层,以文化旅游、网络游戏、休闲娱乐等新兴文化服务为主的文化产业外围层,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为主的文化产业相关层。分析我省文化产业2007年实现的595.93亿元增加值,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分别占24%、13.9%和62.11%。所以,目前我省文化产业做大靠的是文化含量较低的相关层。但是做强文化产业必须提高文化内容含量丰富的核心层和外围层。如何顺应文化产业发展与我省实际,抢占文化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优化行业门类的结构,对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的水平尤为重要。为此,我省已确定了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的行业门类:影视业、出版发行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旅游文化服务业、会展业、动漫业、设计艺术和艺术品经营业、文体用品制造业。

  其次是优化文化产业主体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努力形成以公有制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主体结构。为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方面进一步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改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激活和增强国有文化单位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继续完善国有文化单位的集团化建设,使之起到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用足政策,引导、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继续培育适合浙江土壤的民营文化企业,特别要大力支持一批民营龙头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其三,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结构。根据我省文化底蕴、文化资源、文化需求和产业基础区域分布不同的状况,建设若干个文化产业不同行业门类特色区块,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同时,结合国家长三角文化产业带的建设进程,以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文化产业的整合,使我省传统的区域文化多样性和业已形成的块状经济,转变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多样性,使整体文化产业呈现出具有浙江特色的丰富性,从而有效提高浙江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其四,优化文化市场结构。发挥浙江市场大省优势,优化文化市场结构,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一要发展与规范各种文化产品市场,包括出版物市场、演出市场、电影和广播电视节目交易市场,艺术品市场,以及动漫游戏、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产品市场。二要完善各类文化要素市场,包括文化资本市场、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文化行业人才市场、文化信息技术交易市场。三要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市场,特别要扶持农村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四要强化文化产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意识,竭力推动文化“走出去”,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扩大文化产业的出口交易,逐步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文化走出去”格局,积极推动中国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此外,还要发展与规范文化产业中介服务机构,并逐步建立健全各类文化行业组织。

  其五,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以内容创新为核心,以形式创新为载体,激发文化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用心创作满足不同受体的多样需求、适应市场的多样化文化产品。内容创新是最基础的也是最艰难的,既要以深厚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又要以开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怀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更要以使命感去感悟时代精神。而目前浙江文化产业最缺乏的是代表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国际水平,还拥有市场的文化精品。当前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产品往往具有“传统故事、现代表达”、“中国元素、国际制造”,“民族性、包容性、时代性有机统一” 的特点。同时也要十分重视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深受百姓喜爱的叫好叫座的大众文化产品。从长远看,浙江文化产品必须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加快建设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童芍素 2008-7-21 浙江日报000112008-07-21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