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资讯
3  4  
PDF 版
·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海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7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海洋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赵利民
  拥抱海洋 感恩海洋 善待海洋

  浙江省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

  水圈(海洋)、大气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构成的气候系统。海洋作为气候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通过海洋-大气的相互作用参与全球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洋对大气系统热力平衡的影响、对水汽循环的影响、对大气运动的调协作用以及对温室效应的缓解作用。海洋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机制缓解温室效应,调节全球气候变暖的变化。海洋除了直接从大气吸收大量热量,减缓大气温度上升幅度,全球大洋每年还从大气吸收约20亿吨CO2,占全球每年CO2排放量的1/3左右,是大气CO2的源汇。溶解在海水中的CO2通过形成碳酸钙沉淀或者通过海洋浮游植物和大型海藻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固态的有机碳,最终向海洋深层和底层输出。此外,陆地通过河流、地表径流、污水管道直接向海洋输送大量含碳有机物,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沉降在海洋底部,减少有机物分解到大气的CO2含量。大气中CO2向海洋系统的输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O2的温室效应。

  气候变化的含义相当广泛,包括地球历史上曾经或正在发生的各种冷热变化,但目前讨论比较多的“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是指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CO2等气体的排放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根据2007年世界环境日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从前工业时代至今,全球温度已增加了约0.75°C,根据预测,本世纪地球将变暖1.4~5.8°C。海洋作为气候系统的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主要表现为海洋酸化、海水温盐变化、冰川消融、海岸带侵蚀、灾害性天气、海洋生物及生态系统改变等方面。

  全球变暖不仅导致海水受热膨胀、两极冰盖和山地冰川融化而造成的全球海平面上升(20世纪平均上升率约1~2 mm/a),还引起海洋表层水体的增温,直接或间接地引发或助长台风、风暴、洪水、厄尔尼诺等灾害性天气。更为全球关注的是由于海洋对大气CO2的吸收而可能引发的海洋酸化问题。上一个冰川时代,海洋的pH值为8.3,自工业革命以来,海水pH值降低,现在为8.1。预计到本世纪末,海水pH值将降到7.6。如果全球的CO2排放量持续增长,海洋将面临酸化的危险。海水pH值降低不但降低海水吸收CO2的能力,还会伤害海洋浮游生物及利用碳酸钙来构造外壳的海洋动物,包括珊瑚、翼足类动物、蛤、牡蛎和龙虾等,直接干扰和影响了浮游生物和鱼类的繁殖,造成以鱼类为食的海鸟的数量的变化,同时给当地渔民的生产产生影响。《海洋世界》报道,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海洋的生产力已降低了6%。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核心内容是海洋-大气的相互作用,只有在充分了解大气和海洋的耦合作用及其动力学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研究和预测气候变化,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海洋观测与监测系统,研究海洋CO2的源汇及机制,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海洋法律法规

  体系得到基本健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海洋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到目前为止,海洋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得到健全。已有法律2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行政法规6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1部,即《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政府或者部门规章6部,即《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海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海域使用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出台,明确赋予了海洋管理部门相关工作职权和职责,为实施海洋方面管理工作的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几年,国家将切实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法》的立法工作,我省也将切实抓好《浙江省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再过几年,我国、我省海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将更加健全。

  海洋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自2003年中共浙江省委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列入“八八战略”、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以来,全省海洋开发高潮迭起、亮点纷呈,海洋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历经风雨五载,沧海变桑田:

  

  

  ——经济总量快速增加,全国排名不断前移。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出、增加值分别从2002年的1793、58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508、1554亿元,都翻了一番多;五年来,海洋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海洋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位从2002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5年以来的第3位,其中海洋工程、海洋电力、海水利用、远洋渔业等产业已名列全国第一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贡献明显提高。以船舶工业、临港石化和港口运输、海洋旅游为代表的海洋二、三产业发展迅猛,大港口、大石化、大能源、大船舶、大钢铁的临港工业新格局正在形成,海洋经济一二三产产出比从2002年的21:36:43调整为2007年的11:40:49,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从2002年的7.5%提高到2006年的8.2%,涉海产业新增就业岗位180万个,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础设施快速推进,支撑体系初步形成。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温州(洞头)半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陆海“三大对接工程”基本完成,海洋电力、沿海与海岛水资源保障、海洋工程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以港口为龙头,城市为中心,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和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资源利用力度加大,要素支撑显著增强。以海域使用、海涂围垦、海水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海洋资源开发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一大批国家、省重点基本建设项目落户海洋地区。至2007年9月,全省利用海域面积120万亩,其中交通运输用海20.6万亩,临港工业用海11万亩;全省已累计围垦海涂303万亩,开发利用253万亩,其中耕地77万亩,工业用地43万亩;全省已完成海水淡化厂15座,产水能力约5万吨/日,直接利用海水每年在70亿立方米以上。

  ——海洋科教不断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到2007年底,我省已有15家涉海院所、25个重点涉海学科、7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8个海洋类硕士点,承担国家“863”项目14项,“97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务院“十五”大洋专项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项以上;全省已建的三个海洋科技园区新增产值33.2亿元,创利税12.7亿元;8个科技兴海示范区共实施科技兴海项目220余项,新增产值90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海洋科技成果奖35项,获得专利授权50余项,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海洋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正如原省委主要领导所指出的:“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我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发展后劲;有利于我省抓住机遇,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拓宽经济领域,增强综合实力;有利于我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海洋,正成为浙江创业创新、跨越发展的主战场。

  海洋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7月18日定为当年的世界海洋日,今年是国际海洋年10周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濒海大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科学开发利用海洋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央主要领导曾于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在做好陆地规划的同时,要增强海洋意识,做好海洋规划”的重要指示,中央有关领导也指出“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意义重大”;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7月18日将定为全国“海洋宣传日”。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4亿多年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海洋生物,30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海洋是地球环境的有机组成,发挥着重要的环境调节器作用,科学家曾发出警告:“没有健康的海洋,人类就会灭亡”;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中可供捕捞的生物资源约2亿吨,油气资源储量超过1350亿吨,可供开发的海洋能源30亿kw以上,多金属结核、多金属软泥和钴结壳资源量上万亿吨,还有80余种化学元素和巨量水资源等等。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全球范围内的海洋资源争夺正日趋激烈,海洋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财富源泉,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

  浙江是海洋大省,领海与专属经济区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倍多。浙江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岸线、海岛、深水泊位、渔业、潮汐能等资源均居全国第一,滩涂、油气田、海洋能、海洋旅游等资源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得天独厚的“港、渔、景、油、涂、能”等资源组合,使海洋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和空间所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港航强省”作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彰显了海洋在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今后浙江的优势在海洋、希望在海洋、潜力也在海洋。因此,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紧紧把握历史机遇和发展趋势,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海洋,为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海洋,就是要加强海域使用管理,最大程度地提高岸线、海域、海岛、滩涂等海洋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为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一是科学配置海洋资源。科学编制、完善各类涉海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海洋功能区划和专项规划的控制性管理,建立严格的优选劣汰供海机制;在兼顾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确保符合国家产业导向、集约经营、技术创新、环境友好、能给渔区群众带来实惠等重大项目的用海需求,严格控制粗放低效、技术落后、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用海。二是严格依法管海。完善用海审批程序,切实做到依法规范,公开透明;加强海洋执法监管,依法查处违法用海,遏制乱占乱用、无序无度用海势头,将海域使用纳入规范管理轨道。三是强化管海手段。全面摸清海域资源底数,加快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实现监控实时化、信息数字化和管理规范化,切实提高科学管海水平。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海洋,就是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实施《浙江省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一是建立“陆海统筹、以海定陆”的海洋环保管理新机制,加快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站点等能力建设,开展入海排污口监测和涉海工程环境评价,开展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研究,强化跟踪监管机制,通过提高排污成本,倒逼涉海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二是加大海洋保护区建设和资源增殖放流力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生态围海等环境友好型的海洋开发模式。三是积极参与“长三角近海海洋生态建设行动计划”,探索建立区域海洋环境合作和联动机制,遏制我省海域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海洋,就是要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进程,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积极构筑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自建、共建、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能源开发、海洋养殖工程等研发平台,推动空间遥感、海水淡化、海洋勘探、自动控制等海洋基础技术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转变;二是加快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进程,围绕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和海洋生物工程三大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突破一批关键性技术瓶颈,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海洋龙头企业。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海洋,就是要高度关注渔区民生,加快沿海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为海洋经济发展奠定和谐的社会基础。一是重视渔民合法权益保障。尽快建立海域滩涂征用占用、渔业水域污染补偿制度,处理好用海项目建设与渔民安置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渔民社会保险和渔业互助保险等制度,努力让广大渔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构筑海洋防灾减灾基础屏障。加快标准渔港、“海洋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海洋赤潮、风暴潮预警系统”等建设进程,不断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海洋,就是要提高国民的现代海洋意识,增强海洋国土观念。要加强对海洋经济强省、海洋生态大省、海洋文化大省“三位一体”发展的研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渠道,全方位宣传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和地位作用等,引导社会公众认识海洋、关注海洋。要积极推进海洋文化建设,深刻挖掘海洋文化底蕴,开辟各种科普教育宣传基地,多层次、宽领域宣传海洋意识,促进海洋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海洋是蓝色国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美丽家园,让我们拥抱海洋,感恩海洋,善待海洋。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海洋

  辉煌五年

  硕果累累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赵利民

  极地考察介绍

  极地气候系统是一个包含冰冻圈、水圈、气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以及日地相互作用耦合的复杂系统,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等输运过程与中低纬度的大气和海洋系统相互作用。极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响应最敏感的区域,是研究地球气候系统的关键区域。随着“京都协议”的签订,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CO2的去处,不仅是国际学术界的一个前沿领域,也成了各国政治家们争论的热门话题。而极地与全球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未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是开展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归属的陆地,南极地区蕴藏着重要的科学资源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目前认知最缺乏的地区之一。进入21世纪,以现代高科技手段为基础保障和创新研究的新一轮极地考察已经开始。南大洋是地球上大洋中层水和底层水的主要源地。同时,南大洋也是全球三大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区域之一,如果其“生物泵”得以充分运转,将对全球碳循环产生极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南大洋海域各不相同的生物地球化学亚系统对碳循环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构成了该区域碳循环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表现为地球系统的微小扰动均可能使南大洋对大气CO2的正常源汇产生干扰。由于南大洋海冰区在全球变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碳等生源要素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对南大洋海冰区关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受控机制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此海域乃至全球碳循环以及全球变化过程意义重大。

  与南极海区类似,北极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也体现出敏感、脆弱和易变的特点,因此,在外部作用的影响下,极易改变原有的循环与物流平衡,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和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北极变化不仅可以通过海-气系统在短的时间尺度上影响北半球的气候,而且还可以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改变(海洋内部物质与能量的改变),由深海传送带把北极-高纬地区的气候变化信号传送至全球。

  2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两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位于内陆冰盖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也在筹建之中,在北极建有一个考察站黄河站,我国自1984年进行首次南极科学考察以来,已经开展了24次南极考察,2次北极科学考察。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于2008年7月11日启航。

  在多年的南北极科学考察过程中,根据我国极地考察的国家需求和科技发展方针,开展了系统的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令世人震撼的科研成果,并且在若干主要方向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积累和科研能力,具备了深入发掘极地科学资源,揭示极区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研究的能力。

  海洋科普知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08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海洋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赵利民 2008-7-18 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09;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10;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12;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13;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14;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15;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16;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17;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18;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19;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20;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22;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23;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24;浙江日报000082008-07-18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