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新闻周刊·民间
3  4  
PDF 版
· 小摊里的“艺术人生”
· 张孝先:珍藏学生作文40年
· 杨茂兴:义务“守城”50年
· 赵老太:徒步百里看服刑儿子
· 手绘生活
· 李命兰:背瘫痪公公32年
· 徐九斤放电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小摊里的“艺术人生”
创意夜市白描

■本报实习生 王佶敏 郑莉娜
  他们不是专业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甚至还很粗糙,但他们开始找到了展示自己艺术梦想的家园。首届西湖创意市集就是这样一个“家园”。

  74个摊位,74种创意作品,7月12日、13日傍晚的杭州西城广场人声鼎沸,市民们的热情却和火辣辣的太阳有得一拼。这真有点像小夜摊,但是展示的不是小商品,而是一颗颗对生活永不倦怠的心。

  白天工人晚上艺人

  阿郎递给笔者一张名片,正面是鲜艳的甲骨手绘京剧脸谱,旁边写的是“京韵甲骨”,乍看倒像一张独具特色的书签,背面赫然印着“草根艺人—阿郎”。

  阿郎指着摆在桌面上琳琅满目的脸谱介绍起来:“这些脸谱都是我利用下班时间绘制的,我是杭钢的,每天都有固定的工作,只有等到下班回家了才有时间绘制两三个小时。”

  京剧脸谱都是手绘在龟壳上的,阿郎说他觉得龟壳的形状和人的脸型很像,就萌生了这样的创意。

  “我这些脸谱是按时间来计算价格的,基本上一个小时20元左右,如果一张脸谱画了3个小时就是60元了,我的作品还被朋友带到了美国去,很受欢迎的。”说完他开始摆弄心爱的作品。

  “我是完全出于对手绘的热爱,其实卖不卖都无所谓的,就图个自己喜欢。”

  笔者拿起了一个脸谱,“这可是四大天王里的温天君,属于京剧中的绿碎花脸。”阿郎兴奋地指着说,“原创的东西,代表了一个人的品质,创造让我感到快乐。”

  我想我可以

  一个卖音乐T恤的摊前,摊主小张是个来自上海的年轻男孩,戴着时下流行的黑框装饰眼镜,宽大的黑色T恤,上面是手绘的抽象图画。

  “我大学学设计的,毕业后和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工作室,这个T恤是声控的,只要有声音,胸前的这个图案就会自动地随着节奏亮起来,这也是源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产生的灵感设计的。”小张很热情地和记者聊起来。

  翻开T恤,原来秘密在这里面,在图案的后面装有电路,还有一个调试器件。

  “我们有六个人,有专门设计电路的,有电脑编程的,有设计图案的,”小张饶有兴趣地说,“我们T恤卖180元一件,价格还算有点贵的,也许一些酒吧、KTV会用得多。”

  放不下的布娃娃

  以袜子材料为主做成了戒指、项链、手机袋、小挂件、玩偶,“蜡笔小姬”与朋友拼搭的展台招来了许多小朋友,她们咂着小嘴,把喜欢的戒指挨个儿地套在手指上。

  “蜡笔小姬”真名涂晓姬,毕业于中国美院上海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出于对手工的纯粹喜欢,一年前,她毅然放弃了网页设计师的舒适工作,开始专心地投入到她喜欢的手工世界中。

  在尝试制作了许多东西以后,听到了心中最原始的声音,涂晓姬最后将目标锁定在布玩上。一个女孩子的天性重新被激发,她还组成三人设计小团队。

  涂晓姬们享受着双手制作的朴实快感,在每一个精心缝制的布玩上注入了充满女孩子童趣的梦想,希望售卖给内心单纯的人们。抱着它们,主人兴许可以回想起小时候一只脏脏的大兔子玩具、一个太阳花形的头饰,那便是涂晓姬们的最大快乐。

  “压力很大,”涂晓姬坦言,“每天要不断地寻找灵感,开发出新的有个性的玩意儿,也在尝试新的材料。”但高涨的兴趣和对原创手工的着迷让在西湖创意市集累了两天的涂晓姬眼睛发亮。

  不熄的火柴光

  纯真年代艺术火柴市场“市场总监”沈子凯只有27岁,白色的鸭舌帽遮盖住了一张稚嫩的脸,但年轻的他,创意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发光,还未满周岁的纯真年代艺术火柴目前拥有10多家专卖店。

  现在火柴大多藏匿于农村,0.6元十盒的低廉价位让民用火柴继续与炉膛为伴。长在农村的沈子凯以“复兴中国火柴文化”为愿,将火柴重新定义为彰显个性、体现品位的收藏馈赠佳品。展台上的《老照片──岁月如歌》、《名车赏》、《上个世纪最难忘的人──文艺篇/影视篇》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一位让孩子骑在脖子上的父亲立刻掏钱付款,带走了怀旧系列的5大盒火柴。

  “也许最后我还是会开一个杂货店,像宜家、特力屋那样的形式。”到目前止,沈子凯的经历算不上是成功的财富故事,但就是在火柴中找到的内心欢愉让他坚持并努力着。

  创意人群:只为活得更像自己

  他们只是首届西湖创意市集上74个摊主中的几个,然而他们又是平静的社会生活中一群不甘泯灭心中艺术梦想的人们的代表:

  他可以不是科班出身,甚至本人的专业、职业和手中的创意玩艺儿完全是八杆子打不着,就像杭钢工人阿郎手绘甲骨脸谱,平面设计师改做布玩,只为一个爱好;

  他可以享受一笔一画、一针一线下流淌的生活美学。手艺、创意,成了对生活平凡的躲避,创作过程中的内心欢愉感更是让他排除万难、情绪高涨。摆摊不为蝇头小利,只为生活得更像自己。

  在夏日傍晚的西湖创意市集上,黄发垂髫,携妻带雏,市民们在摊前流连、评说、选购创意。与他们同样悠然自得的是摊子里的人,他们企盼的是肆意展示个人的生活,展示平凡人的艺术头脑,当然,得一知己则更佳。

  创意市集:长长的路要慢慢地走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碰到了黛宝乐(Deborah),她是美国北卡大学的教授,今天是中国朋友带她过来参观这个市集的。

  “我觉得这个市集非常好,尤其是一些手工制品,都是他们亲手做的,有些很精致,我很喜欢。”黛宝乐耸耸肩摊开手高兴地说着。笔者问到这个集市和美国的街头艺术有什么不同,黛宝乐稍稍想了一下说:“在美国经常会有这样的市集活动,还会有一些配套的设施,比如提供食物,还有椅子供休息。每个人都有一个艺术的梦想,我们可以任意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做个艺术家。”

  “现在,西城广场的创意市集也开始让杭州人的生活更有格调了。”一位浙大的学生接受采访时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民间 00015 小摊里的“艺术人生” ■本报实习生 王佶敏 郑莉娜 2008-7-17 48256F32002924A648257487001F5565[A4-实习生1≈B1-庞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