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春是辽宁人,从小爱好体育。上小学时以100米11秒8和400米59秒的成绩,创造了大连小学生中、短跑最新纪录。由于家庭生活拮据,仅读一年中学,便进一家玻璃厂当画工。由于他体育天分高,短跑成绩优秀,1927年12月,东北大学体育部部长孙庆博让他入东北大学体育系学习。从此,他和体育事业相伴终生。
1932年,张学良将军共出资1600美元,派他代表中国首次正式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成为中国参加世界级运动会的第一人。邮轮经过神户时,邮轮邮报员送来一封电报,是日本体协致满洲国参加奥运代表选手一路顺风大获胜利的电文,刘长春生气地回答:“船上没有满洲国的代表。”并将电报退还。经过21天海上行程,邮轮在7月29日抵达洛杉矶,受到筹备会人员及侨胞的热烈欢迎。
论实力,他已具备了世界水平,但由于25天的长途跋涉,他的体力和运动能力都下降了很多,到达洛杉矶的第三天即参加100米预赛,仅以11秒1的成绩名列小组第五名,未能进入下一轮比赛。在200米比赛中,他跑出了22秒1的好成绩,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但仅获小组第四名,也未能进入复赛。比赛结束后,刘长春因路费不够,而无法回国,后来是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才回到了祖国。
1933年在旧中国第5届全国运动会上,刘长春以10秒7和22秒的成绩再创100米、200米两项全国纪录,并获冠军。其中10秒7的100米纪录保持长达25年之久,直到1958年才被解放军运动员梁建勋打破。
1936年,刘长春第二次代表中国,参加第11届奥运会,同样由于28天的海浪颠簸,体力消耗较大,而未能取得好的成绩。
解放后,他长期担任大连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大连理工大学的教授,现在,校园内仍有刘长春的铜像。
1983年,刘长春逝世,终年74岁。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为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题写英文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