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7月7日讯 (记者 苏晓春) 我省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现状如何?独立学院的管理与发展主要面临什么问题?对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有何意见建议?今天,10多位来自教育界的省政协委员围绕“如何推进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省政协委员、杭州市教育工会主席张群英对我省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她认为,我省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早、机制灵活,讲求实效、特色鲜明,具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继续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扶持,给予合理的定位,提供完善的配套制度,使其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针对目前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投资方急功近利、定位相对比较模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省政协委员、浙江教育学院科研处处长卢真金认为,发展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政府应立足长远,有意识地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而不能搞一刀切。
针对社会上比较关心的民办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省政协委员、浙江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莫卫民提出,现在多数民办高校的师资素质呈“哑铃型”,两极分化比较明显,缺乏综合素质比较均衡的教师,应在注重研究中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上,一些委员也认为,目前许多学校都热衷于发展热门专业,但对一些涉及国民经济发展、投入较大的基础学科则重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