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 提前的“道歉信” 》》》》》》》》
· 《《《《《《《《《 警惕成为言论的“输家” 》》》》》》》》
· 一场没有输赢的“房价赌局”
· 《《《《《 无益民生的争论无谓输赢 》》》》》
· 《《《《《《《《《 徐教授究竟错在哪 》》》》》》》》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 警惕成为言论的“输家” 》》》》》》》》
  在徐滇庆与牛刀的赌博中,还没有输家;但是,任何轻信了“预言”而追高的购房者,都成为了真正的输家。

  截至今年5月,深圳房价已经较最高时的17000元/平方米,下跌到11000元/平方米左右,累计下跌幅度超过30%。

  数据显示,去年深圳房价最高时期的第三、第四季度,全市一手住房共成交了近160万平方米。从某种程度上说,这160万平方米的购房者,都成为了“房价还会上涨”这一失误判断的埋单者。

  当然,在中国的房地产领域,为“失误预言”埋单者,绝不仅仅是深圳人。早在2005年,就已经有专家做“房价必将下跌的判断”,耽误了很多人的购房计划。

  事实上,中国房地产已经成为一个近似娱乐的行业,人们对专家、开发商、业内人士“脱口而出”的观点已经司空见惯。甚至,不同部门之间的统计数据相互“打架”的事件也屡见不鲜。而诸如“给富人盖房论”、“地荒论”、“拐点论”、“百日论”等稀奇古怪的论调,也不断扰乱着人们的神经。

  有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业有太多“立场”,各种不同的立场左右了各自的“判断”,例如开发商当中,就有很多流行的“论调”,都是为了传达“维护自己利益”的信息。

  高海燕也指出,购房者对于专家的预测,不能过于依赖,只可作为参考。而对一些“纯立场型的言论”,甚至不可作为参考,更不能依赖。

  但可悲的是,购房者可以不再相信“观点”,但是在数据、研究、观点等都充满水分的现实中,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研究可能沦为一个缺乏严谨的“乱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 警惕成为言论的“输家” 》》》》》》》》 2008-7-4 浙江日报000102008-07-04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