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成年人的机器人之梦
· 专家的机器人之梦
· 中国古陶“活化石”的前世今生
· 他们在追逐机器人之梦
· 少年的机器人之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成年人的机器人之梦
  夏青也是一个机器人爱好者。他可没有老师来管他,也不用参加大赛。这位本行是从事污水清理的年轻人,基本上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不过,他的故事,我们仍然要从一次比赛开始讲起。

  3年前,他的两个朋友做了个机器人,邀请他一起去参加中英创意机器人挑战赛。从小爱看机器人故事的夏青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他还记得,那次比赛地点是上海科技馆,比赛内容是,参赛者操作一个小型老鼠机器人和一个较大的猫机器人,进行夺物和取物的较量。一组组身手不凡、智勇双全的机器猫和机器鼠齐心协力,互相配合赢取分数,同时不忘打击对手。

  夏青看得兴高采烈,与此同时,他也发现,做一个类似的机器人,并不像他原来想象得那么困难。比赛归来,他就决定自己做一个。

  三年过去了。他终于做成了自己的移动机器人。他也变成了机器人论坛上的活跃分子。虽然目前只做了这么一个机器人,但在朋友的心目中,他的创意格外多,想法格外多。同城的爱好者们隔三差五地还要找个地方坐坐,把各自的机器人带去,聊聊机器、生活或者随便什么。夏青,就是下一次活动的召集人。

  参加聚会的网友,有的是专业做机器人这行的,更多的是普通的爱好者,不少自己还没做出过机器人。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机器人感兴趣。

  比如,一台乐高公司生产的娱乐型机器人MindStorm NXT,包括了几百个配件,拼装成功后,看上去就像一个有生命的小人,可以迈着蹒跚的步子走来走去。它还可以被重新组装成汽车、怪兽和各种其他机器。

  一位玩家说,刚买来那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要花3个小时,恨不得抱着它睡觉。如今,这台机器人也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原籍上海,目前还远在英国担任研究员的叶琛,是机器人学的博士,也是这个网络论坛上的重量级人物。他的工作就是设计工程用的机器人。应该说,他的身份不是爱好者而是专业人士了。但他的业余时间也大部分放在做机器人身上,而且做的机器人和上班时做的是很不一样的。

  到目前为止,他业余购买、组装过的机器人加在一起超过了10台。最近这台,是他花费大约3万多元人民币自己设计、自己组装的全自主移动机器人。只要在网上输入相应的指令,机器人就会完成相应的任务。这台机器人的外形谈不上有趣,但它的技术含量非常高,属于那种让行家赞叹的作品。

  他说,机器人爱好者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等地,他常常上他们的网站进行交流。我们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大约还有10年的差距。现在,机器人不完全是一个梦了,比如,“9·11”的时候,就利用了许多昆虫或者蛇形机器人来寻找幸存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成年人的机器人之梦 2008-7-4 浙江日报000132008-07-04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