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大运河“申遗”绍兴也有份
· 美研制出对付
禽流感的
“DNA疫苗”
· 抢拍雨后彩虹
· 高职单考单招3日开始录取
· 书在“漂流”中“成长”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皮影王》首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镇海有家书店,只换书不卖书。
从5000多本“换”到3万多本——

书在“漂流”中“成长”
  本报宁波7月2日电(记者 陈醉 通讯员 张霞 吴光裕) 不卖书,只以书换书,宁波镇海招宝山街道有一家特殊的旧书店,每天迎来近200位换书者,图书从5000多本“换”成了3万多本。用店主的话来说,书的内在价值在“漂流”中“成长”。

  “自家孩子用过的教材、看过的书都很新,丢了太浪费,卖给废品站又可惜。”5年前,店主靳鲁豫的孩子高中毕业,如何处理大堆教科书,让他犯了难。他发现,周围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苦恼”。于是,他从朋友家东拼西凑了些书,加上自家的累计共5000多本图书和杂志,开起了换书店。

  “节约资源,把旧书重复利用起来,这是我开换书店的初衷。”靳鲁豫介绍说,为此,他定下了“不卖书”的规矩,顾客可以用书换书,每本支付书店1元钱,换杂志每本支付书店5角钱,两本杂志可免费换一本书或杂志,拿来多本旧书的,还可累计免费换书的次数。

  书店一开张,就引来很多顾客。书店目前已有2000多位常客,每天都有近200位顾客来换书,有些还专门从海曙、江东甚至上海等地赶来淘书。通过换书,店里的图书越来越多了,从5000多本增加到了3万多本,包括时尚小说、历史名著、漫画等等,种类丰富。

  换书让宁波市民“压箱底”的书籍“活”了起来。市民小李家里堆着二百多本看过的书,把整个书房挤得满满的。因为爱看书,他还不断地买进新书。“买新书每本起码二三十元,买来后大部分看了一遍就不再翻动了,真的很浪费。现在,有了这换书书店,既能处理掉看过的书,又能看‘新书’,方便又实惠。”

  书的价值也在漂流中“成长”。“不仅仅是需要多开几家换书书店,亲朋好友之间,学校、政府机构、企业等也应提倡换书,避免重复购置,浪费资源。”宁波大学社会学教授分析说,出版印刷一本书,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要大量树木来制成纸张。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被阅读的次数越多,它的内在价值也随之增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书在“漂流”中“成长” 2008-7-3 48256F32002924A6482574F00034F2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