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股市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而日益普遍的老年人炒股,现在又怎样呢?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杭州学院路上的华西证券杭州营业部,之所以选这家证券公司,是因为记者在网上看不少网友评价他们的服务态度不错,尤其是对老年股民。
每天来营业厅“上班”
穿过营业大厅便是中户室里,“这里有二百多位老年股民,早在2001年我到这里上班之前就一直存在了。”华西证券研究咨询部的工作人员陈焕文告诉记者,老年股民在开户股民中的比例并不高,但现在的年轻股民忙于上班或利用电脑进行网络交易,每天来交易所“蹲点”的多是老年人。
“他们不仅每天准时赶到营业厅‘报到’,不少人还严格按照股市开盘、收市的时间,重新过上了有规律的‘上、下班’生活”。
“中户室的‘门坎’要在四十万元以上。”记者跟随陈焕文走进中户室,里面坐满了头发花白的老年股民。门口有饮水机,可以自由倒水,每个坐位前面都有一台电脑炒作股票。房间内的温度适宜,感觉不到夏天的炎热。
最吸引人的是银发股民们的神情,他们眼睛凑到电脑前,对着红红绿绿的股票走势图看得入神。有的一只手扶着老花镜,一只手移动鼠标,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变化;有的靠在椅子上翻看报纸,或是闭目养神;也有些阿姨边织着毛线边盯着电脑,不时和边上的邻桌谈些家长里短。据说,因为近来行情不好,老年股民们似乎少了往日的热情喜悦,这里气氛多了几许沉闷。
营业大厅的中间摆放着一张宽敞的长桌,边上的软沙发加上清凉的空调吸引不少老年股民。中午休市,桌子的两端各摆起了扑克阵。“行情不好的时候,中午消遣的人多了起来,这里有空调和场地,中饭前后适当放松一下。”一位大爷边观摩打牌边向记者介绍。
一位工作人员说,风险投资十分消耗精力,老年股民相对年轻人体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在营业厅里一呆一天不合适。“常常劝他们注意自己的身体,每天在炒股中能休息一下。”
消受不起的刺激
今年65岁的李阿姨有十二年的股龄,一谈起股票,便迫不及待地对最近行情做出判断。“现在虽然是被套牢了,但是我坚信,股票总会涨的。股票就像我的孩子,已经有感情了。”她说。
李阿姨以前是做销售的,赚过点钱。退休后全身心投入股市。这次股市的跌宕,一下子损失了四十多万元,连老本都亏进去了。
“前段时间,难受得都睡不着觉,现在慢慢也想开了,股市涨跌是很正常的现象,有时候想想比我亏得多的大有人在,大家都是一样的。中国的经济总是向前发展,股票也一定会再次涨起来。”几个月跌下来,李阿姨似乎已经自我调节,较为超脱了。
说到去年股市的一路飘红,她记忆犹新,无法忘怀。“那时候,每天都斗志昂扬,想赚更多的钱。每天的神经都是绷得紧紧的,心也悬在半空中,总是情不自禁地牵挂这里的行情。”
李阿姨每天都会提前来营业厅等着开盘。不管刮风下雨,一天都不会落下,年初五十年一遇的大雪也没能阻挡她的脚步。谈起股票,她胖胖的脸总会浮现出坚定的执着。
对于还没有涉及股市的老年人,李阿姨并不主张他们进入股市。她觉得股市实在太刺激,没有好的心态怕影响身体。
“我想这回涨上去后,捞回本,把股票都卖了,然后出去旅游,好好享受。”说完她舒了口气。
权当是种生活调节
张大伯每天清晨准时收看早间新闻,了解国际国内大事,接下来听股市评论,浏览报上的国内要闻和财经版。八点多准时从家里出发,步行二十分钟到证券营业厅。“我走路来,就当是运动了,炒股之后,每天早上六点到晚上六点都闲不住,很充实。”
杨大爷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面对股市一片绿,倒显得很平和。
“退休后很清闲,炒炒股票打发时间。把炒股当成一种益智游戏,就像搓麻将钓鱼一样,是生活的一种乐趣和调节。”他说,脸上没看到有多少沮丧。
每天,杨大爷都来营业厅会朋友,这里是他们谈天说地的场所。“大家一起讨论股市行情,说说国内外新闻,聊聊杭州的新鲜事,日子轻松且愉快。”
谈到股市的涨跌,杨大爷认为炒股只是一种消遣,不必太认真。赚了固然高兴,赔了也不以为然,保持从容的心态。
杨大爷随手拿起电脑边上的折扇说:“老年人不能把全部的积蓄投进股市,更不能去借款、贷款、借高利贷或卖房去炒股。即使要炒股,也应该学习一些证券基本常识,资金投入还应该少一些,最好是自己的闲余资金,即便被套了或亏了,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他觉得,老人炒股更多的是从中取乐,获得知识,让老年生活多姿多彩。
炒股让我感觉没落伍
七十三岁的陈阿姨注重打扮,黑白相间的丝绸衬衫,齐耳的卷发,文静但很健谈。
“对股票感兴趣时还没退休,一个上海小伙子接我的工作,他热衷股票,一帮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在他们的鼓动下,自己也成为了股民。”
陈阿姨觉得,股票让她和单位的小年轻们有了共同话题。“最初,他们帮我开户,推荐我买哪只股票,但我更羡慕他们把股市分析得头头是道。”
陈阿姨口中的经济术语不少,她得意地告诉记者,现在她回家还能跟子女们谈谈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炒股。“自从炒股后,我更加关注国家经济动态,了解社会变化,电视和报纸栏目不落下。要不是炒股,我想也就管管孙子,跳跳扇子舞。哪里能跟我这样,不和比我年纪大的人玩呢。”
陈阿姨家住在浙大求是村,她宁可坐车到九莲新村看股票。“坐车有上班的感觉,特别是从家里匆忙跑出来等公交车,生怕错过开市时间,这种感觉好像还在上班,觉得生活紧凑而忙碌,自己依旧年轻。”
指望养老金增值
伴随了宋阿姨十年的股票,如今占用她生活中四分之一的时间。“退休后还在一些单位帮忙,和老伴轮流看孙子,到老师家学钢琴,其余的时间就是股票了。”
“现在对股市已经理性了,还是老失手,关键在于战胜自我的贪婪和恐惧。应该要出手的时候,还想再赚,每次抛掉都会留一点尾巴,往往把前面的利润也赔上了。”宋阿姨回顾自己的成败,她觉得炒股一定要讲纪律,不能感情用事。“老了老了,也不见得比年轻人更能战胜自己。”
股市几下震荡,让她对股市的期望值降低了。“现在股市波动大,不会再追加资金了。退休金一部分在银行里存定期,每年百分之四的利息已经不错了。”
“老人手脚反应比年轻人慢,炒股一定要小心。”陈阿姨凑到记者耳边说,“我就从来不满仓操作。”
记者发现,大多数老年股民对理财回报的期待值明显下降,百分之十左右的回报率符合心理价位,不再盲目期待只赚不亏的投资。
“对于身边出现的各种理财产品,我不再随便听信。”宋阿姨告诉记者,前不久某单位在小区推广理财产品,他们宣传,把钱投进来,无论赚还是亏,都会保证百分之十的利润。“这其实是偷换概念,比如你投入十元,赚了一块钱,的确能够保证一定的利润。如果亏了,变成九元,他们保证百分之十的利润,其实是九毛钱,本金加利息也只有九块九。”
股市不顺,宋阿姨又相中房子,“房价比股票稳,而且大不了自己改善居住条件,老了享受一把。”她和老伴打算,用身边的积蓄付房子首付,每月的按揭由两个儿子承担,以后房子的所有权归儿子。“儿子也赞成我们的想法,只是楼盘还没选好。”
虽然股市的罕见下跌,让我们为老年人炒股群体捏把汗,但是至少在这个营业厅接触到的大多数银发股民而言,亏是亏了,但是还没有影响日常生活。“退休后更加注重饮食和穿着,要吃出文化来。”宋阿姨认真向我介绍,“‘好想你’牌的红枣味道很好,六十八元一斤的性价比高。不过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太贵,觉得几颗枣子这么贵太离谱了。”说完,她禁不住地笑起来。
宋阿姨觉得,如何保证退休金的保值,保证退休生活的品质才是当前生活中的首要任务。
让他们平静地走出营业厅
但是,老年人炒股,倒是让证券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很操心。“在目前的形势下,不少老人由于投资失利,难免会有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要增加与他们沟通的工作,多开导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工作人员时刻和他们在一起。”陈焕文说,公司要求工作人员加强与老年股民之间的沟通,尽量做到让他们心平气和地走出营业厅。
大多数银发股民往往独自行动,较少对家人透露炒股进展。“以前赚钱的时候回家还经常吹牛,最近套牢以后,大多数都在营业厅发发牢骚,在家人面前少谈为妙。”
营业厅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位股民,瞒着老伴把半辈子的积蓄四十万元买了权证,一天亏掉三十几万元。“连续三天都在我们办公室里哭,休市后把眼泪抹干再回家,不敢告诉老伴,她有心脏病。”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主张告诉家人,尽量在营业厅安慰他们,让他们感到舒心。”陈焕文告诉记者,熊市期间,公司会增加客户服务人员安慰,召开三至五人的小范围会议交流交流疏导疏导。此外,也会特意为老年股民创造娱乐环境,“我们加大打牌场地,推迟关门时间,休市是下午三点,而营业厅往往在五六点后关门。”
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看好的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这也是采访中许多老年股民不气馁的底气所在。
大多数老年股民表示,短时间内不会退出股市,还有一位大爷半开玩笑地说,要炒到“走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