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纪念建党87周年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党员服务中心”:基层党建新平台
· “铡刀”当头不退缩
· 一位村支书的“义利观”
· 一个屡创生命奇迹
的战斗集体
· 这一抹橙色,
捎来生命的希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位村支书的“义利观”
——记义乌市城西街道七一村党总支书记何德兴

本报记者 毛传来 义乌市报道组 陈溪光
  连续3届全票当选村支书,义乌市城西街道七一村党总支书记何德兴之所以如此深得民心,离不开他的“义利观”。

  何德兴原是一名乡干部,后来辞职经商。1997年,创业致富后的他回村当了党支部副书记。这位开着奔驰车、不拿村里一分钱的村干部,从此一心扑在村发展的事业上。

  村里工作很忙,何德兴只能把生意上的事交给其他人去打理,为此,每年至少损失几十万元,家人经常抱怨“到底图个啥”?但何德兴从心底里觉得:作为一名先富起来的共产党员,个人富了不算富,带领大家集体富了才算富;个人享福不算福,创造条件让大家享福才算福!而且既然当了村支书,肯定要有所付出,只有自己“赔点出”,村民群众才会跟着你一起干。

  “群众选我们当村干部,就是为了让我们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何德兴说,自从担任村支书的那一刻起,就暗自下定决心,要凭自己的智慧和才干,用自己的赤诚和奉献改变村里的面貌。

  他这样想,也这样做。七一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1997年的3700元增加到2007年的1.2万元。村集体不但为村民交纳每人4000元养老金,而且交纳大病医疗保险,对特别困难户还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补助。村民中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每月都能领到170元生活费,基本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靠”。

  “在农村,如果没有一些硬杠杠,做任何事情都会很随意,也会摆不平。”为了确保干净办事,村里的重大建设项目,何德兴绝不参与招投标,村两委其他干部也都严于自律。

  2002年9月,村里启动旧村改造工程。何德兴与6位村两委干部率先承诺:全村90%以上村民都住上了新房,我们村干部再落实地基。

  “群众最讲实际,感情也最纯朴,只要你办事出于公心,一心为他们好,他们就会支持你、拥护你。”何德兴说,有一次他在旧村改造现场指挥,村里两位老大娘看到他在烈日下忙碌,都不约而同地回到家中拿来阳伞,在他的头顶撑起一片荫凉。“正是这一撑,撑起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也撑起了我作为村支书坚持‘奉献无悔’的诺言。”

  

  人物感言:

  我当村干部,就是为了村民,不图名,不图利。每当我看到身边的乡亲日子不好过,就有一种责任感:那么多眼睛望着你,我能辜负大家吗?群众选我们当村干部,就是为了让我们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看到大家脸上露出的笑容,看到村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这些年来的付出,值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纪念建党87周年特别报道 00003 一位村支书的“义利观” 本报记者 毛传来 义乌市报道组 陈溪光 2008-7-1 48256F32002924A648257478002D5AA9[A1-毛传来≈A5-陈溪光≈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