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金华资讯
3  4  
PDF 版
· 金东投入亿元推动“整区村庄整治”
· 婺城三项战略强势打造工业强区
· 全县掀起“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热潮
· 武义工业经济实现“零耗地”增长
· 磐安民生为先办实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提质项目”纷纷落地 企业厂房渐渐长高
武义工业经济实现“零耗地”增长
  本报讯(县报道组 朱跃军 陶峰松) “一般的电锤只有3种功能,而本公司研制生产的电锤多了种定位锁定功能,大大提高了电锤工作效率。企业产品供不应求。”今年以来,武义海王电器有限公司成了当地电动工具行业的一匹黑马,1~5月份实现产值2964万元,增幅高达125%,排名跃至全县工业企业60余位。企业负责人说:“企业从名不见经传到进入全县百强,全靠投入巨资精心研制出了‘单钮四功能电锤’,一举抢占了市场先机。”

  武义海王公司依靠技改成功转型,主要得益于该县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提质、实施创业创新的一系列举措。今年以来,该县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手段,引领企业加快培育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县一批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提质项目”纷纷落地。另外,该县狠抓工业用地投资强度,以“亩产论英雄”,督促企业向空中要土地,企业厂房越“长”越高。据统计,全县今年在几乎没有增加工业用地的情况下,工业经济依然实现了“零耗地”增长。1~5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9.71亿元,增长20.2%;工业出口交货值35.45亿元,增长18.9%;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6.19亿元,增长20%。

  政府牵线搭桥,企业借船出海。今年以来,武义县科技、工商、环保、质监等职能部门干部纷纷走进企业,担任“项目保姆”。他们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开展业务指导,鼓励、帮助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开展节能减排,打造品牌形象。全县迅速涌起新一轮创业、创新热潮。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破茧而出”,汉生华府轮胎有限公司研制的“防爆轮胎”、精益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工业标识涂料”等高新技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武义张氏包装实业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瓦楞纸,企业年产值总是徘徊在全县20来位。在县有关部门协助下,前不久该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引进“全电脑控制高速五层纸板生产线”,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迅速提升。今年前5个月,该公司实现产值9800万元,同比增长61.2%,排名上升到全县工业企业第13位。

  技术创新还使武义电动工具、扑克等多个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近3年,武义电动工具行业企业逐年加大技改投入,累计投入6亿多元,更新设备、研发新产品。恒友、意达、现代等企业你追我赶,搞技改、创品牌,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正点”、“浪花”等扑克生产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投入巨资引进国外先进印刷设备,提升了产品档次,带动业内同行企业向全国一流扑克生产基地冲击。

  新增工业用地日益紧张,而一些企业却或多或少闲置部分珍贵的土地资源。武义县针对这一现象,狠抓清闲促产和项目推进,切实加大工业投入。县经济开发区、白洋街道干部包干联系区内企业,努力盘活闲置土地,督促、帮助企业加大投资强度。今年以来,开发区企业投资密度明显增强。桐琴镇采取倒逼机制,督促企业加快建设进度。近年来,该镇引进的228家进区企业已有227家竣工投产,竣工率高达99.6%。该镇还积极鼓励企业在符合总体规划的情况下,通过厂房加层、翻建改造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累计新增建筑面积数万平方米。

  据了解,武义县今年通过狠抓工业科技投入等手段,难中求进,力促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前5个月全县限额以上工业投资稳步增长,投资项目施工数达410个,同比增长97.1%。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金华资讯 00015 武义工业经济实现“零耗地”增长 2008-6-30 浙江日报000152008-06-30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