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0003版:第一篇章之文化领跑走在前列
3  4  
PDF 版
· 集结,为了文化新使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今天,我们出发,带上刚刚出炉的文化建设新指南,为的是浙江文化的新使命,为的是软实力的再锻造,为的是浙江的科学发展。
今天,我们出发,带上理性的思维与创新的激情,为的是人文浙江的新华章,为的是“走在前列”的新要求,为的是东方不败的民族文化追求。
今天,我们出发,带上以人为本的情怀与求真务实的作风,为的是维护与发展浙江大地上每一个人的文化权利,为的是丰富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为的是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集结,为了文化新使命
国以人兴,城以文名。对一个省域而言,兴与名,同样依赖“人文”。
因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甚至一个村落的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之中,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甚至一个村落的起伏兴衰。
浙江的历史,需要记录今天,公元2008年6月27日。
因为,今天我们“集结”,浙江文化建设从此有了新的使命、新的坐标、新的行动指南。

■撰稿:本报记者 王纲 ■摄影:本报记者 钟昊
  古往今来,浙江人一直以“人文”自豪着。

  只是二三十年间,这种“人文”自豪感,时常被生产力解放的自豪感所掩盖,也偶尔被改革开放的精彩故事和强劲生动的市场经济脉搏所取代。

  就在世纪之交的那些日子,智者开始寻找经济大省崛起背后的文化基因,于是“浙江精神”开始赋予了新的内涵;就在1999年,浙江在全国率先迈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步伐。

  从此,浙江人对于“人文”的自豪感,再次回归;从此,关于“文化”的命题,再次开始了重要的延伸——《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出台、坐上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的两个席位之一、《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出台,文明素质、文化精品等8项工程被明确并推进建设……从自发到自觉到行动,浙江总有着自己明快的节奏与沉甸甸的收获。

  许许多多的变化在发生着,让浙江人欢愉着:博物馆免费开放了,西湖免费游玩了,农民“种”起文化了;《天下粮仓》上演了,《集结号》吹响了,《超强台风》杀青了;“彩虹行动”让低收入者看上免费的有线电视了,“钱江浪花”艺术团来村里演出了,文化站里的图书多起来了,动漫作品产自家门口了……

  9年之后,回眸,已是一串深深的文化新脚印;再眺望,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作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提升时期。

  于是,今天我们再一次“集结”,为了更光荣的文化使命,为了让浙江人为自己的“人文”继续自豪,化为动力,阔步前行。

  对于“文化”,无法分清全球164种注解中谁最科学,她却浸润着每一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每个人的每一根神经与每一个细胞。

  因为有文化,人类才有了家、族、国、利益、政治、经济等概念……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于是,18年前,“软实力”这个新概念,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创造出来,而今渐渐成了“文化”的代名词。

  30年来,无数人来浙江探寻经济大省成长的奥秘,最后目光齐刷刷地对准了“人文”——浙江经济就是浙江人经济,浙江经济其实就是浙江人文所催生的经济。他们讲求实效、勇于创新、开放图强,他们在合适的时机用固有的精神创造了今日的浙江。

  “工商皆本”的文化传统,孕育了浙江人的经商意识;“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孕育了浙江人的务实性格;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塑造了浙江人的开拓创新意识;先天不足的资源禀赋,造就了浙江人的创业精神;“百工之乡”的产业传统,哺育了浙江人的聪明才智……这一切,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浙江文化软实力的“内核”。

  省委、省政府深刻地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锻造,需要与时俱进。

  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特殊的社会发展阶段:传统体制的各种束缚已被解除,逐利动机已被普遍释放,社会分化开始显现,而市场上多层次的利益转交机制尚未建立,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完善,这是一个特别容易落入“拉美陷阱”的阶段。当体制先发优势渐失、当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来临、当知识经济的叩门声响起,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两板精神”,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她所赋予的阶段性的历史使命。当“8亿件衬衫换回一架空客”的信息被强化时,浙江人坐不住了。

  一系列新课题摆在浙江面前:如何催生新的文化发展观以支撑新一轮的发展?如何让文化生产也变成一种硬实力?如何用全新方式重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深度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惠全民?如何做强文化产业,在全球文化“由西向东倾倒”的格局下“率先反击”……

  浙江在思考。

  浙江在行动。

  现代文明史告诉我们,任何民族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当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根本性转型的时候,都要经历一个重大的文化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传统与资源将被重新整理和估价。中国也不例外,市场经济步伐较快的浙江更是如此。

  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探索浙江精神、建设文化大省,是非常可贵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正演变为一个共识:加速锻造文化软实力,并以软实力为新动力,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从康德到马克思以来,人类一直强调一个真理: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经济发展的硬道理只有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过硬”的道理。

  浙江文化大省建设、锻造软实力的目的,就是惠及所有的浙江人与新浙江人。如何惠民?靠改革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靠创新拉动文化产业、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今天,我们听到了嘹亮的浙江文化“集结号”,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文化发展水平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相适应,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走在前列。”

  今天,我们看到了浙江文化脚步迈进的坚定:《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即将问世,影视、出版、文化艺术服务、旅游文化服务、会展、动漫、设计艺术和艺术品经营、文体用品制造等重点文化产业将被一一规划;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及项目被一一列出,涉及基层文化设施、重点公益文化活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文化人才建设重点等等;更可喜的是,支持文化发展的主要经济政策也将一一出台……

  今天,我们出发,带上刚刚出炉的文化建设新指南,为的是浙江文化的新使命,为的是软实力的再锻造,为的是浙江的科学发展。

  今天,我们出发,带上理性的思维与创新的激情,为的是人文浙江的新华章,为的是“走在前列”的新要求,为的是东方不败的民族文化追求。

  今天,我们出发,带上以人为本的情怀与求真务实的作风,为的是维护与发展浙江大地上每一个人的文化权利,为的是丰富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为的是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咀嚼”一个预言,一个让中国文化建设者汗颜的预言,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的:“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今天,我们认清使命。

  今天,我们找到方向。

  今天,我们昂首出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第一篇章之文化领跑走在前列 T0003 集结,为了文化新使命 ■撰稿:本报记者 王纲 ■摄影:本报记者 钟昊 2008-6-27 浙江日报t00032008-06-2700017;浙江日报t00032008-06-2700018;48256F32002924A64825746E00065200[A1-王纲≈B1-高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