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0006版:第一篇章之文化寻根
3  4  
PDF 版
· 历史上浙江人的
经济哲学思想
· “观念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
· “工商皆本,是浙江重要的文化基因”
· “不同文化传统,影响着不同的产业选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不同文化传统,影响着不同的产业选择”
  记者:明代的临海人王士性,在游历山水时就发现自然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并把浙江按区域分为“泽国之民”、“山谷之民”、“海滨之民”,人们的性情因而也有明显差异。同样在浙江不同区域的不同社会人群,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比如,人们会形容“台州人硬气、温州人灵活”。

  另一方面,在浙江的不同区域所形成的独特产业文化传统,常常也容易被用来与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相联系起来进行观照,构成了历史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比如,温州的商业文化,宁波的码头文化,绍兴的染缸文化,永康的工匠文化等传统,就与改革开放后温州人善于经商,宁波人致力于发展工商实业,绍兴人从事纺织业和永康人喜欢搞五金加工业一脉相承。

  张仁寿:你说得很对。我们是不难感受到浙江不同区域人们的文化特性的。从浙江各地的文化传统看,就其产业文化特质而言,我认为今天仍然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以温州(台州)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宁波为代表的工商文化,以衢州(丽水)为代表的农业文化,以杭州为代表的休闲文化,等等。温州人有着对市场机会的敏锐观察力和果断决策力,善于把握商机;而杭州人则热衷于享受休闲文化,创业的冲动和追求金钱的动力稍显不足,但这里的区域文化传统倒是有利于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也有利于吸引人才,进一步发展主要依靠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不同区域的产业文化传统,通过能工巧匠和当地老百姓的劳动技能积累,而深刻影响到改革开放以后各地的产业选择及其发展成效。历史上,浙江各地就有一些发达的手工业和小工业基础,能工巧匠众多,这些都为浙江从农业文明更快转向工业文明积累了劳动技能,创造了重要的发展条件。温州人制皮鞋自唐代以来就成传统;东阳的建筑企业闻名全国与东阳木工、泥工、油漆工等传统工艺积累有关;浦江的水晶产业也显然受其书画传统影响;义乌市场的崛起可以追溯到长期的“鸡毛换糖”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在交通极其不便的苍南宜山镇形成全国最大的再生腈纶纺织品产销基地,当时许多人对此不解。其实,宜山本来就有纺织业的历史传统,明代中叶这里的手工纺织已十分发达,明清时几乎家家户户置备手摇纺车和老式织布机。曾以山歌、道情、花鼓、渔鼓、鼓词等多种说唱形式在浙南地区广为流传的《高机与吴三春》的传说,描写的就是苍南县织绸高手高机与龙泉刺绣能手吴三春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浙江区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还与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浙江人喜欢流动迁移有关。可以说,劳动力的流动性是促使浙江区域文化彰显活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你可以发现,浙江特别是浙东一带百姓喜欢跑码头、闯天下、四海为家,少有安土重迁的观念束缚。浙江人在这种流动中,与其他区域的人们也在进行着十分密切而广泛的交流,并且可以对别人行为进行观察,对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规模的劳动力输出和频繁流动,就像是一所培养浙江企业家的“综合性社会大学”,对提高浙江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全面而积极的影响。而随着浙江人走遍全国,他们不仅为其它地区带去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向其它地区传播了发展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可以说,浙江人的区域文化传统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第一篇章之文化寻根 T0006 “不同文化传统,影响着不同的产业选择” 2008-6-27 48256F32002924A64825746E0022BC32[A1-苏靖≈B1-高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