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0008版:第二篇章
3  4  
PDF 版
· 我一直记得李老太太的脸
· 他们拉了自家的电看演出
· 送文化之外,更要种文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杜竹松的讲述:
我一直记得李老太太的脸
  2006年的“五一”长假,杜竹松第一次随钱江浪花艺术团到桐庐演出,一连演了5天。凤川镇李老太太的那张笑脸,让他对那个长假记忆犹新。

  凤川镇的下一站,艺术团去了桐庐莪山畲族乡。晚上6点,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当艺术团的演出主任正在犹豫,要不要取消演出时,化妆间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当地村民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姜汤端到演员面前,杜竹松心里一暖,打开箱子把唢呐拿了出来。

  演出在露天广场,从化妆间到舞台有一段距离,当地20多个村民,用伞撑出了一片晴天,让演员们顺利上了台。演出在舞蹈《喜庆灯笼》中拉开序幕,歌曲《青藏高原》、小品《月亮走我也走》、杂技《滑稽小丑》等精彩节目纷纷登场,赢得了掌声一片。

  演出进行到一半,仍有观众从四面八方不断汇聚过来。当《小薇》、《老鼠爱大米》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歌声响起时,现场观众齐声应和。

  演出结束时,趴在台口的高个男孩指着演员郑培钦说:“这个姐姐唱得真好,长得也很漂亮”。看着被雨水刮花的妆,演员们相视而笑。这台激情热烈的演出,让那个冰凉的雨夜变得温暖。

  在桐庐的最后一晚,晚上6点,演出的打谷场上,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停了好几百辆,没过多久,卖棒冰的来了,卖水果的也来了,还有卖棉花糖的,大家像是来赶集。半小时不到,现场放好的几百张凳子已密密麻麻坐满了人,来迟的村民只得站在后面的空地上。亲眼看着“钱江浪花艺术团”一辆普通的集装箱卡车,放下隔板,一转眼工夫变成一个简单又现代的舞台,村民们不由得大呼这是“变形金刚”。

  那晚,杜竹松和浙江歌舞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美声歌唱家严圣民住在农家,睡的是地铺,他们翻来覆去睡不着,这种热闹的场景,对他们来说,久违了。

  第二天上午,主人家起了个大早,到山上的养鸡场抓了几只本鸡,给演员们改善伙食。临走前,他那黝黑清瘦的女孩儿扯着演员的衣角问:“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啊?”

  从此,杜竹松踊跃参加每次演出他,因为“站在舞台上,那么多有神的眼睛,目光里透出的喜悦,让我觉得,他们需要文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第二篇章 T0008 我一直记得李老太太的脸 2008-6-27 浙江日报t00082008-06-27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