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0014版:第二篇章
3  4  
PDF 版
· 文化细胞
是可以发酵
然后赚钱的
· 鲜活的横店
· 鞠觉亮之惊叹:横店的眼光不可小觑
· 张纪中之评语:横店的服务是最好的
· 来自横店的数据
· 横店人之理想:横店的发展科学持续
· 影视产业
需求趋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鞠觉亮之惊叹:横店的眼光不可小觑
  鞠觉亮第一次来横店,是2001年的一天,他陪投资人到横店看景,第一次来到“传说中的横店”。

  从北京打飞的转杭州,再坐三小时汽车到横店。一路上,鞠觉亮相当不安。“我去过很多影视基地,像怀柔、无锡、车墩等,都是离市区很远,但都依托在大城市周边,因为要方便工作人员和演员的吃住行。所以,当时的我,很难想像横店会建出什么样的影视城来。”

  一路颠簸,下了车的鞠觉亮,被眼前巍峨的“秦王宫”震撼了,“我看到了这里的前景”。

  “当时的横店只有万盛街一条街道,但离他不远的地方,却可以建起这么庞大的‘秦王宫’和‘广州街’,确实让我大吃了一惊。横店人告诉我,这里是1995年开始起步的,这更让我惊讶,因为我知道,那时的文化产业并不盛行,横店居然有这样的眼光,不可小觑。”

  一直让鞠觉亮好奇的是,在文化产业并不发达的1996年,横店人是怎么想到影视城的?

  “我们横店是从创办丝厂起步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由传统轻纺工业向电气电子、医药化工等科技工业过渡。但因为横店资源有限,面临着能源紧缺、运输紧张、劳动力成本升高等方面的矛盾,我们认为,文化经济可以实现对资源经济的突破和超越。”横店集团报社总编吴又强说。他是外乡人,在横店呆了十多年,见证了横店影视产业的逐步发展。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源头“广州街”,是1996年为支持导演谢晋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而第一个建起的影视实景基地。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广州街”对横店来说意味着什么。

  吴又强的说法是——“广州街”建成投拍后,多达400条新闻报道的广告效应,提供了影片拍摄需求大量群众演员的就业机会,衍生了为拍片配套的道具戏服等加工服务行业,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兴起。一个影视基地的建成和一部电影的拍摄,形成了良性互动,“我们突然醒悟过来,文化也是一项大产业”。

  从“广州街”开始,横店影视产业开始腾飞。横店先后投入约30亿元开发影视产业基地,相继开建“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等13个拍摄基地。吴又强说,为了建这些基地,横店共削平大小山头20多座。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横店终于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这些场景不仅时代跨度大,涵盖上下5000年,同时体现在种类繁多,上至宫殿、王府,下至街道、肆坊、民宅,乃至牢房、妓院,一应俱全。在此也诞生了《鸦片战争》《汉武大帝》《英雄》《无极》等近万部(集)影视作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第二篇章 T0014 鞠觉亮之惊叹:横店的眼光不可小觑 2008-6-27 浙江日报t00142008-06-27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