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城市”使得每个个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台终端,就可以接入这个信息社会。
至于它的好处,只要和信息技术搭边的各种应用,都可以由此得到质的提升。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从定位和导航方面来讲,你到了一个新的城市,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哪里是景点,哪里是饭店。如果有了“无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只要使用手机就能够很方便地找到这些信息。
再比如,我们目前的地理定位系统GPS在城市里的精度大约是100米左右,如果通过无线网络接入GPS的差分修正值,再加上无线网络提供的相关坐标信息,精度就可以提高到米级。
我认为,这是区别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一种标志性的公共基础设施。“无线城市”,真正实现了浸入式计算环境(ubiquitous calculation enviroment)所必需的技术基础。而基于这个基础所产生的应用,则是不可限量的。
如果只是局限于上网浏览网页的话,当然是便利很多。但是如果牵涉到具体的技术和应用,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无线城市”的概念外延几乎是无限的。
例如,如果家庭内部的无线网络的网格分布足够密的话,机器人就很容易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了。现在机器人佣人最大的问题不是动作的复杂程度(这个问题在工业机器人的研究过程中已经解决了),而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这个动作。
前两天就有一家日本公司,专门询问我们能够做到的室内定位的精度。他们说,只要能够达到5厘米左右的精度,他们的机器人就能够投入批量生产了。当然,这个问题,目前来说还比较难解决。
同样,如果无线网络的网格分布足够的话,可以使车辆定位的精度小于5厘米,人就不用自己开车了,无人驾驶汽车将不再是梦想。
就像英特网一样,无线网络本身只是一种基础设施,而基于这种基础设施产生的各种应用,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