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风情】
□邢增尧
风尘仆仆前往绍兴,只为去看沈园。这并非因为它是宋代名园,有极高的园艺价值,而是由于一位爱国诗人与表妹的爱情故事在这里繁衍,一阕令人心碎的悲词在这里长传,一抹穿越千年时空的凄清记忆在这里复活。
沿城内水巷逶迤而行,入市区东南隅的洋河弄,就见沈园。沈园本是一沈姓士绅的私园,据说那时,当地有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四月初八期间私家花园对外开放的习俗,于是就有了二十七岁的陆游与被迫离异的前妻唐琬、这个一生中最爱的女人的邂逅;于是就有了那阕传诵千古、已成绝唱的《钗头凤》;于是就有了迭经沧桑依然未被时光淹没的沈园。
步入园里,拂面而来的是超凡脱俗的清丽,那蓊郁繁茂的树木,那花枝掩映的小径,那参差错落的楼阁,那古意盎然的草舍,那扶映花团的绿叶……无不栖满诗的韵律,无不牵引起一种亲切的情意。
偌大的园林有种特殊的静谧,连清爽的绿风也是蹑着足,来也柔柔,去也轻轻,唯恐惊动了陆游与唐琬的千古幽魂。池塘里,伴着香荷的摇风翠羽,几只蜻蜓时栖时飞,时而盘旋不已,仿佛在寻觅什么似的,朦胧恍惚间,“错!错!错……难!难!难……”丝丝极细切的声响飘入耳际。咦,哪来的?从池畔?从花丛?从假山?从井亭?那么牵肠挂肚,那么撕心裂肺,似诗人在悲吟,似唐琬在呻吟!循着这闻之溢泪的声音,我在深蕴着古之幽情的园林里寻觅陆游和唐琬的遗踪。
那苔迹斑斑的小径可有他俩的足印?那微波轻漾的葫芦池可有他俩的泪滴?那连通葫芦池的石板小桥可是诗人笔下“伤心桥下春波绿,曾见惊鸿照影来”诗句中的伤心桥?那标示为宋代旧物的水井里可曾留有他俩泫然欲绝的愁影?
怅然叹息中,忽见一由园里出土的宋代青砖、旧石垒成的墙壁,刻有陆游和唐琬合词的石碑嵌在其中。
一阕被代代痴情男女的泪水浸染得光彩晢晢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阕让千百万寻梦者锥心泣血的答词——“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久久伫立于这堵被风雨侵蚀得伤痕累累的词墙前,那种晶莹至爱,那种欲罢还休的忍耐,那种灵魂颤抖的痛楚和无奈,像断线般的雨,流淌在我心田,滚烫的泪水,噙上双眼,心情青铜般沉重,思绪春草般疯长——
我感叹陆游对唐琬的真挚爱情。一条扭曲的婚姻锁链,一道世俗的道德藩篱,虽使两人劳燕分飞,爱情锁死心底,但思恋的岩浆却仍喷涌不息。陆游一生作诗万首,其中不乏追思唐琬之作,在他离世的前一年,即生命的孤舟飘泊了八十四年的春日,仍再次来到沈园,含泪苦吟:“沈家园里花似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一片痴情,惟天可表。
我钦佩陆游大丈夫情怀。他考场失意、官场失意,在国破、情伤的煎熬中,仍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刚强和坚韧;“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北征抗倭收复失地的雄心始终不渝,直至闭目前,还留下千古不朽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志向高远,襟怀壮阔,令人肃然起敬。
也许似名香越经燃烧或压榨其香愈烈一样,有着五千年历史,有着陆游和唐琬,梁山伯和祝英台,“祥林嫂”的绍兴,也磨砺出一批又一批反封建的斗士、伟人,陶成章、徐锡麟,秋瑾、鲁迅、蔡元培、周恩来……他们在黑暗中猛醒,舍生取义,杀入封建营垒,“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开辟出一条通向光明的不朽之路。
绍兴是古人的,沈园里每一块砖石、每一抔黄土都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梦境;绍兴更是今人的,沈园里每一条柳丝都在续接亘古长存的人间真情,每一朵芙蓉花都在点燃人们心上的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