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
“廉价能源时代似乎已告终结,各国经济不应把宝押在油价重新走低上”,欧盟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安德里斯皮耶巴尔格斯这样评论油价的迭创新高。
针对这一情况,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认为,中国有必要从内外两方面采取措施,以应对高价石油带来的冲击,增强对油价高涨的抵抗力。
对外,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建设,以压缩石油市场的炒作空间,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规避风险。
刘军红指出,纽交所当初制定的石油市场交易规则并未考虑到新兴市场国家和俄罗斯等非OPEC国家石油供需形势的变化,因此纽交所的交易规则有必要进行改革。按照他的观点,纽约、伦敦和迪拜三大石油期货市场形成统一价格,以及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整合和同一化应该是改革的方向。
刘军红还告诉记者,我们还要学会运用国际最先进的金融技术来分散企业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风险:“近年来,日本积极进入中东和俄罗斯等市场,对这些地区的出口也在大量增加,近期还开始考虑吸引伊斯兰金融资本,这是抓住了高油价带来的新的商机,也对冲了石油成本。”
在刘军红看来,高油价导致产油国经济扩张,基础设施建设兴旺,这使日本等国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拿到大量订单,由此换得的利益相当于减少了石油成本的上升,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对内,应择机适当提高油价,调整补贴政策,并推出有效的遏制石油消耗的措施。
“补贴只是一种短期的应急措施,尽管目前中国面临通胀压力,但还是要对成品油价格倒挂与国内经济进行具体分析”,采访中,众多业内人士持此观点。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副教授羌建新认为,应调整油价,取消成品油市场价格管制,同时对普通消费者最基本和必要的能源需求进行补贴。
其次,是油价上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CPI?
曾有人测算,油价每上调10%,推高CPI涨幅约0.5个百分点;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只要CPI涨幅在8%以下,就可以承受油价上调的压力。
但这些测算的权威性有待证实,必须对油价上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CPI作定量分析,而不能永远停留在模糊的定性阶段。
有专家表示,短期来看,油价上调难免会加重通胀压力。但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承受的油价上涨压力显然要大于CPI,在传导过程中,这一压力会被逐渐消化,因此只要控制好油价上调的幅度与步骤,完全可以将其对CPI的影响降到最低。
针对造成加油站惜售,甚至出现高价黑市,也有专家建议,克服价格倒挂扭曲治本之策,在于逐步理顺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更多地让成品油的生产、经营主体在市场机制引导下运行。
“高油价不能成为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挡箭牌。不能总是被动地等待最好时机,拖延并不能解决问题,不如主动创造条件。”倪建军最后说道。
(本报综合《瞭望》、《广州日报》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