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和消费国的代表22日在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召开会议,呼吁加大石油期货市场的监管和透明度,扩大炼油产能。抑制投机和增加产量成为未来改变高油价的行动纲领。
虽然至今对油价暴涨的原因众说不一,但油价过高、全球经济难堪重负已成为与会者共识,通过对话和沟通改变而非解释油价成为共同努力的方向。由此可见,抑制油价已成为与会者共同的“政治意愿”。
有分析人士认为,次贷危机、美元贬值、热钱投机是导致去年以来油价暴涨的重要因素,并将高油价解释为“货币现象”。他们指出,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加、石油峰值论等给予了投机者炒作空间,而供需双方互相推诿,对节节攀升的油价坐视不管令市场对未来的供需平衡信心动摇,给予了投机者更大的投机空间。
这轮油价行情的特殊之处是,以往供需双方的联手抑价机制失灵,上世纪90年代以来供需双方心有默契的价格区间被打破。但供需双方无力也无意单方面改变这一现状,双方似乎在玩游戏,谁先动谁就输。投机者恰恰借此不断推高市场心理价格底线,半年内油价从每桶100美元跃升至近140美元。
显然,油价无法维持在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区域,既损害了需求国利益,也危及生产国的长远利益。
目前,沙特仍握有每天近200万桶的剩余产能,其作为在非常时期稳定油价的“中央银行”的角色仍未改变。科威特也在会议上表示随时准备增产。但欧佩克内部仍有矛盾,委内瑞拉、伊朗、利比亚、卡塔尔等国仍反对增产。
当然,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可能在一次会议上彻底解决。吉达会议对油价的影响力可能有限,但对话而非推诿,合作而非抱怨,共同改变目前“不合理、非理性的”油价,已经成为这次会议的重要共识。这或许能给抑制油价高企开出真正的“药方”。
金旼旼
(据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