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生活消费
3  4  
PDF 版
· 只要阳光
不要晒
· 一票到底 行李直挂
· 道具篇:
· 饮食篇:
· 偏方篇:
· 夏季游泳六注意
· 上虞举办首届“红色收藏”展
· 杭州市民将实现随时随地无线上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6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周末,来到全国目前最大蜂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的浙江蜂之语蜂业集团公司。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厂区放眼皆绿,百花绽放,再加上来自江、浙、沪的600多名蜂之语会员,仿佛将人们引领至心旷神怡的风景游览胜地。

  蜂之语在江、浙、沪一带家喻户晓。蜂之语这一美妙而动听的名字,仿佛一只小小的蜜蜂飞临耳旁,为人们送去了健康和快乐。蜂之语品牌背后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公司自打造设计出蜂之语品牌以来,不知凝聚了多少心血,蜂之语蜂文化主题园就是其中的一项大手笔。

  蜂之语蜂文化主题园由多媒体演讲区、生态园、产品展示厅、生产车间参观道、蜂产品研发中心、蜂疗中心等组成,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旅游景点,让游人详细地听取解说,亲临生态园感受园艺营造的蜂文化氛围,亲眼目睹蜂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享受蜂毒疗法的全新服务,体验与生产工人共进午餐的原味生活,还可以体验蜂产品研发中心的高科技人才和蜂产品基础研究的实力。通过这一旅游景点的推出和游人的接待,让公众对蜜蜂的历史文化、蜜蜂的生物学特性、世界各国的蜂产品发展现状,以及各个项目所显示出来的功能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全面了解。特别是蜜蜂生态园,构思奇特,匠心独具,以蜂之源、蜂之国、蜂之美为主干,精心设计,功能各异;起始末了,首尾相衔,彼此呼应,给人以精妙之感。游人宛若在蜜蜂这位特别 “导游”的引领之下,进入一个奇妙的蜜蜂世界,在这里讲述着蜜蜂的生活和工作,镌刻着蜜蜂的文明,展现着蜜蜂的真实群落,而且还有游人意想不到的惊喜。生态园游览末尾之处别出心裁地布置了“动手操作”区,命名为“蜂之乐”,游人可以在此处亲手摇蜜取浆、刮蜡制烛、穿戴养蜂衣帽、拆装蜂箱等,寓教于游,寓游于乐。蜂文化主题园成为向公众传播蜂文化,让游人全面了解蜂文化的一个窗口。

  在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的今天,产品通过广告可以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但广告只能给观众一个笼统的概念,而对于企业品牌的内涵、文化、服务等能够长久增加企业美誉度和忠诚度则爱莫能助。蜂之语蜂文化主题园正好弥补了广告营销的不足,给消费者一个全面、客观、真实的企业印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这个泱泱蜂业大国,却将绝大部分的优质蜂产品原料以“钻石换玻璃”的方式让给了发达国家,自己的蜂保健品市场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难道是蜂产品不适合中国人的健康需求?否!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辉煌史就是无可辩驳的铁证。

  “我们就是要让游客感知和了解,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蜂产品演变历程和浓厚的蜂文化魅力。目前,国外的蜂产品市场呈旺盛发展趋势,而我国的蜂保健品市场却和历史与现实极为不符,人们对蜂产品的认识模糊,缺乏信心,市场不旺,对此我们最大限度地扩大游客量,让游客通过把蜂文化主题园的真实感受告诉亲朋好友,广泛传播,把蜂文化发扬光大。蜂文化主题园是一项长期投资,对于改变人们的蜂产品观念,扩大蜂产品的知名度,提高蜂产品的市场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钱志明董事长动情地道出了建设蜂文化主题园的真实用意。显然,蜂文化主题园不单是作为一个工业旅游项目。

  蜂之语蜂文化主题园在中国的蜂行业中罕见,在国外的蜂行业中更是空白,它是蜂之语旅游创意的一个新亮点,是蜂业这个大千世界的一个缩影。蜂文化主题园,是蜜蜂行业中的一枝奇葩,鲜艳夺目,它为蜂之语品牌的提升注入了无限生机。

  本报6月4日第8版,刊登了题为《蜂皇浆与蜂胶配伍的独特功效》的文章,即蜜蜂文化(11),主要介绍了为使蜂皇浆的十大功效发挥效益最大化,加上蜂胶本身的特效,蜂皇浆与蜂胶进行科学配伍的胶囊就实现了这个目的,目前市场上这方面著名的品牌胶囊有“蜂之语”、“峰博士”等。

  蜂胶为何物?蜂胶是工蜂从植物的新生枝芽或树皮上采集到的树脂、汁液等物质,混以其上颚腺的特殊分泌物和蜂蜡等加工而成的胶状固体物。它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和保健品,由于蜂胶具有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和提高免疫机能的显著效果,加上蜂胶的产量甚少,蜂胶被誉为“紫色黄金”、“血管清道夫”和“天然免疫增强剂”等。

  游览“蜂文化主题园”

  蜜蜂

  文化

  (12)

  mifeng

  精彩回放

  ——蜂之语品牌打造大手笔之作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生活消费 00008 2008-6-23 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40;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41;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42;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43;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44;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45;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46;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48;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49;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50;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51;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53;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54;浙江日报000082008-06-230005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