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月红 慈溪市报道组 卢萌卿 赵科) 面对年年上涨的原材料成本,慈溪一家生产油嘴等机械产品、年产值只有3000万元的小企业,不仅做到了连续12年不提价,还凭借高出同行一筹的产品质量,成为国内同行业公认的“龙头”。
这家“另类”企业——慈溪嘉利机械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百亨毫无保留地道出了成功的秘诀:“主要是激励一线工人进行工艺创新,压缩工艺流程的成本。”
为鼓励工人进行工艺创新,2003年公司推出奖励政策:“改进后产品3年销量的新增利润总额全部奖给建言者。”此举实施之初即在“嘉利”引起轰动。一件产品利润增加一毛钱不值一提,但乘以5万个产品利润就大不同了。工人郑元隆是“嘉利”激励措施实施后首个受益者,他对喷油器进行改动,第一年改进后的喷油器销售3000个,他拿到5000元奖金;第三年销售10万个,奖金一下子就涨到11万元。
一线员工创新热情迸发后,“嘉利”的产品成本也降到了最低点。经过一线工人数十次的技改建议,油嘴的工艺流程从133道缩短为82道;3个月间,油嘴的生产能力从每月50个跃升到1200个。现在,更是达到每月7000个,产品精度也达到了行业最高的12级,一跃成为该产品的国内最强者。
在“嘉利”,除了技改、安全生产,甚至连清洁工为浇灌花草提出节水建议,也能获得500元奖金。至今,企业共有160余名员工因各类创新建议获奖。“嘉利”每年为此付出奖金二三十万元。
质量比同行出色,价格却12年不涨。“嘉利”认为,在产品革新上动脑筋,内部消化成本,是应对高成本的根本之计。今年初,当生产油嘴的特殊钢材价格飙升至6万元一吨时,“嘉利”报出的依然是12年来“雷打不动”的老价格,再加上12级精度的产品质量,一举拿下郑州铁路局宝丰机务段的所有订单。
据介绍,这几年,尽管公司每年7成利润向员工倾斜,但依靠每年源源不断的产品革新,仍“锁”住了新老客户。“嘉利”向轴承、机车配件等相关行业拓展,开发了将近30个产品,年利润率以15%的速度稳步递增。目前该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2010年。更令人惊奇的是,“嘉利”没有专职销售人员,销售成本几乎为零。
编后:3个月间,将生产能力提高20多倍,缩短三分之一的工艺流程,并使产品精度达到行业最高级。创造这一奇迹的,不是实验室里的专家,而是“嘉利”的一线员工。
当很多企业抱怨原材料上涨时,聪明的企业早已在创新上下功夫,应对高成本。“嘉利”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它的聪明,更在于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把最了解产品的一线工人培养成了创新主体,把他们的智慧融合到产品的每一个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