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涛) 在从紧货币政策环境下,如何切实解决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今年以来,我省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支持好的、帮助困难的、扶持弱小的”号召,努力扩大信贷总量,确保资金有效供给。同时借助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等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帮助困难企业渡难关。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2301.5亿元,是目前全国贷款投放最多、增长最快的地区;人民币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增量、增速在沿海主要省市中居首位。其中,5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工业、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1%和21.6%。此外,5月末全省人民币余额存贷比达81.8%,高出存贷比75%上限要求6.8个百分点,这表明我省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向总行争取资金倾斜的力度明显加大。
今年以来,资金总体趋紧给我省经济增长造成的压力凸现。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负责人分析说,面对能源、原材料及农副产品持续、大幅涨价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约束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我省不少企业盈利减少或亏损增加,并推高了企业资金占用总体水平,致使一些企业出现了资金链绷紧。
面对挑战,无论是四大国有银行,还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省内分支机构,都在努力争取各自总行的信贷政策倾斜,信贷规模总量确保实现全年4000亿元的增量目标。目前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浙江省分行及浦发、招商、中信杭州分行等银行分支机构已争取到或正在落实追加的信贷增量。浙商银行、杭州市商业银行、杭州联合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正在加大存款组织力度,确保按规划、按进度投放。
通过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我省金融机构缓解资金供给紧张的一大“高招”。省内各商业银行立足信贷担保方式、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纷纷研发符合浙江实际的信贷产品,浙商银行及交行、深发展、民生杭州分行等相继推出了“桥隧模式”担保贷款(即引入第四方的担保融资)、供应链融资、厂商一票通、展业通、民易贷等创新业务,并创新资金结算模式、优化理财方案,极大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工行、农行、中行省分行积极尝试开展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票据资产证券化,腾出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中小企业。
同时,我省金融机构对资金紧张的企业实行区别对待,对发展前景较好、销售收入稳定,但暂时出现资金困难的企业,不搞“釜底抽薪”,尽可能确保企业资金有效供给。一家国有银行省级分行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当前帮助困难企业就是帮助银行自己,这是银行服务地方经济应尽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