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建这个避险小区,朱美珠可能还在山上的土房里养猪。
现在,她是珊溪镇岭坳门防震避险小区里的住户,楼下开了一间小商店,有邻居们凑在这里打牌。年老的朱美珠一边照顾生意,一边带孩子。
小区所在的地块,最先被规划为镇政府的行政中心用地,且地基已经打好。隔飞云江相望,就是旅游区和别墅区。
2006年3月份,文成县决定,镇政府缓建,原地办公。新址作为避险小区用地,重新规划。
就这样,直到现在,珊溪镇政府还在原址办公,最近规划的新行政中心在飞云江对面。目前正在修建通往新镇政府的跨江大桥。未来,岭坳门避险小区将成为距镇政府最近的核心居民区。
从外表上来看,岭坳门小区和其他城市里的多层楼房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一看,还是有很多区别。这些房子类似于“联排别墅”,每户人家独门独户,一门四层全是一户人家。
朱美珠一家六口是小区里最老的住户之一。跟邻居的来往相对较多,现在开了家小商店,人气很旺。
虽然很多农户在这里拥有住房,但他们大多都在外地上班,只是春节的时候才回老家一趟。因此,小区虽然已经渐次入住,但除了朱美珠家的小店,整个小区略显冷清。
正因如此,许多房屋内墙都没装修,裸露的圈梁、楼板都能清晰看出现浇的痕迹。
参与负责防震技术标准制订的文成县科技局局长蔡建国指着砖墙说,砖的尺寸和质量,都是县里直接负责的。连砖的砌法,也都有了新规定。以前民间采用“大仑砖全空斗砌法”,现在采用“大仑砖一眠三斗‘三顺一丁’砌法”。
所谓“三顺一丁”,就是砖块不能整整齐齐砌起来,而是每隔三块平铺砖的距离,要纵着砌一块砖切入墙体,就像钉子那样。这种砌法,可以尽可能防止墙体坍塌。
在小区里,朱美珠所在的西山村共来了十几户人家,其他人都搬到离村庄不远的就近安置点重建房屋居住。前段时间四川地震,有些没有搬出老村的邻居,也经常与她家走动,互相交流一下信息,觉得如果四川农民也住他们这样的防震房,应该是“心里很踏实”。
但对于文成来说,地震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反倒是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随时可能降临。
而这个避险小区恰恰在这方面做了全方位考虑。蔡建国说,防震和防台的原理类似,主要是防止房屋坍塌。因此,防震的房子一般在防台风功能上也比较强。
作为山区农居,这些避险小区在选址时,已经考虑了类似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要么避开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区段,要么对山体作了相应处理。
“不仅小区本身能够避险,今后一旦有类似灾害发生,小区还可以作为其他农民的避灾场所。”蔡建国说,主要是农民知道自己的房子能够抗震防台,心里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