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甚至说得出每个福娃的名字;但不一定知道北京残奥会的吉祥物是“福牛”,因为残奥会的相关信息被包裹在奥运会的光环之下,我们平时对残疾人关注太少。
北京残奥会的举办,让残疾运动员登上举世瞩目的竞技舞台,将吸引更多普通人走近和了解残疾人,关心帮助这个群体。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北京残奥会有了更加不同寻常的意义。
残疾运动员的自强不息将给残疾人以巨大鼓舞
我国现有8300万残疾人。一场四川大地震,还会继续增大这个数字,唐山大地震就有4000余人从此坐上轮椅,其他伤残者就更多。残奥会上,残疾运动员残缺的身体、顽强的意志、卓越的运动能力会告诉更多的人,残疾并不可怕,只要自强不息,残疾人能像健全人做得一样好。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优秀的单腿残疾运动员100米比赛可以跑进11秒,这个成绩哪怕是对健全人而言,也是令人惊叹的。我国的残疾人乒乓球队在国内参加健全人的乒乓球团体比赛甚至可以排进前十名。
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我国残疾运动员获得63枚金牌、141枚奖牌,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当四川发生大地震时,残疾运动员金晶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非常想到灾区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那些被截去肢体的新残疾人,任何生命都有价值,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能伸展出一片绿荫,有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援助,残疾人也可以很闪亮。”
北京将成为一个基本无障碍城市
5月18日是全国助残日,北京故宫无障碍通道全线贯通。残疾朋友从此可以畅游故宫这个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这一天,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来了,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来了,国际残奥委主席克雷文来了,他们和广大残疾朋友一起共同见证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多少年来,故宫那高高的台阶阻挡了无数残疾朋友的到来。在北京生活了44年的张仲,因为双腿残疾,从未到过故宫。5月18日,他一早就来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参观了宏伟的故宫。
记者在现场看到,宫内凹凸不平的青砖地,新修了一条窄窄并不显眼的通道,上面的青砖与旁边的地面浑然一体,却没有了旧砖的凹凸,人们推着轮椅可以轻松地在通道上行走。各个大殿台阶一侧,铺上了用地毯包裹的钢板,在特别陡峭的中和殿,还特别配备了专用爬楼车,免费为残疾人服务。
来自杭州的胡生根74岁的老母亲,幸运地成了当日坐爬楼车的第一位游客。看着工作人员小心地用爬楼车将自己送上中和殿,并且不收一分钱,老人开心极了。
北京残奥会的举办,加速推进了北京城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北京投入了6亿多元资金,改造了6000多项无障碍设施重点项目,包括建设781条、1300公里的盲道,修建2100多处坡化路口,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也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以往令残疾人望而却步的公交车、出租车也可以无障碍乘坐。残奥会期间,北京配备了2000辆无障碍公交车,这些车配有自动升降平坡板,坐轮椅的残疾人可以摇着轮椅上车,车上有固定轮椅的绑带挂钩。这些设施在残奥会后将一直延用下去。
残疾人将受到社会更多关爱
北京举办残奥会,需要3万多名志愿者。记者从北京奥组委了解到,至今已有112万人报名申请做奥运会的志愿者,其中有90万人同时申报残奥会志愿者。目前已确定的3.6万名残奥会志愿者正在全国32个培训基地学习助残技能。
每一个志愿者都是一颗种子,残奥会后,他们将播撒到社会的各个空间,把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关爱传达给更多的人。
5月中旬,记者在北京志愿者培训基地看到,一批批大学生借助志愿者服务,走近残疾人,与残疾人有了亲密接触,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感动。正戴着眼罩体验盲人走路感觉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张琳说,以前在马路上遇到盲人,自己总是避犹不及,现在体会到了盲人的艰辛,以后再遇到盲人,肯定会伸出手去扶一把。
青岛,是残奥帆赛的比赛场地,记者在那里看到,借助残奥帆赛的举办,当地的残疾人事业有了一个大发展。这个发展不仅体现在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上,而且已经渗透到残疾人的安居工程。青岛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出资780万元,为崂山区全部38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新建、修缮房屋,让贫困残疾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