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9版:品质生活
3  4  
PDF 版
· 「 构筑休闲购物天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6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 构筑休闲购物天堂」
  「 」

  前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杭州市商贸服务业经历了改革的洗礼,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顾三十年来商贸服务业改革的历程和成就,无不令人振奋和鼓舞!

  2007年末,杭州三次产业结构为4.1∶50.2∶45.7;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6.31亿元,同比增长16.5%。消费品市场规模总量绝对额稳居全省第一;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455元,居全省第一,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在服务业八大产业中,商贸与物流业的增加值总量位列第一。从2004年起,杭州连续三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一位,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最佳城市”第一名。杭州还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

  今日杭州,商贸设施气派,消费环境优美,总体品位良好。2007年,杭州大厦、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杭州百货大楼、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四大商场的销售总额位居全国单体商场排名前15位,其中杭州大厦以32.8亿元的销售总额列第一。几年来,“欧尚”、“家乐福”、“沃尔玛”等10多家外资商业企业先后入驻杭州并成功开业。各具特色的清河坊、南山路等九条商业特色街,成为杭州商贸的“金名片”。“杭帮菜”经过多年磨砺,口碑相传,楼外楼、知味观等百年老店焕发出勃勃生机,张生记、红泥、花中城、新开元等“新生代”知名餐饮在发展中扩张,纷纷入驻上海、南京、北京、香港等地。茶楼、酒吧、咖啡店及养生美容等休闲服务业,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更为杭城增添了亮色。

  近年来,我们还制订、出台并实施了十多个规划、政策及意见,营造了良好的商贸发展制度环境,有效地推动了杭州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杭州市贸易局局长刘庆龙

  序曲:率先改革 破除樊篱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杭州市的商业流通体制属于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中央设一级站、省级设二级站、市县设三级批发公司。杭州市设有省属的二级站、市县的三级批发公司,自上而下经营着同一类商品,层层调拨、层层分配,即使是在杭州生产又在杭州市场销售的商品,也要经过省二级站分配。当时的商品供应渠道单一,由中央、省市区、市县三级统一收购、统一批发,交由国营商业企业零售经营。

  当时的市场供应也较为匮乏,老百姓购买食品、副食品都要凭票供应。比如,菜篮子主要商品猪肉、家禽、豆制品等均要凭票供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家禽主要安排在节日供应,国庆、春节期间每户居民凭票购买家禽。在那个年代,可以说凡事服从计划指挥,生产与市场无关,供应与需求脱节。

  这样的局面,迫使杭州商贸率先改革。

  杭州的商贸改革,首先是破除按行政区划、行政层次设置的封闭性的商业批发体制,建立按经济区域、符合商品合理流向的开放型的商品批发流通体制。1984年,浙江省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将省属33个商业、供销二级采购批发站(公司)中的23个,均按“转移关系、原摊下放、自交自接、继续经营”的原则,下放给所在省辖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领导管理。其次是破除了以纵向联系为主的分配式的经营方式,实行以横向联系为主的交易式的经营方式。杭州市在1985年前后建立了副食品贸易中心、农副产品贸易中心、工业品贸易中心等13个贸易中心,其中不仅有全民所有制的,还有全民办集体和集体所有制的,大中小结合,种类齐全。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杭州市以贸易中心为轴心,广泛开展了横向经济联合和开放式经营。

  专业市场:雨后春笋般崛起

  杭州市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从1986年、1987年恢复钢材市场、丝绸市场起,到1989年至1991年开设了葵巷轻纺市场和汽车东站小商品市场等一批商品批发交易市场。1992年得到大发展,全市投资上亿元新建成92个市场,为建设商品市场大市迈出了重要一步。

  当年杭州专业市场兴起的时候,人们有一种担心:觉得专业市场会影响百货商场等大型商厦的发展。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首先,专业市场和百货商场等大型商厦属于不同的商业业态,性质不同,定位不同,经营范围不同,面向的消费人群和消费市场也不相同。百货商场等大型商厦集中了数万种日常消费用品,面向的是普通消费者群体,商品的定价既考虑到商品一般的销售成本,也考虑到商场的经营成本,像地段、内部装修等等。而专业市场在这些方面就有很大不同。其次,专业市场和百货商场等大型商厦这两种商业业态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专业市场发挥其专业优势,可以为百货商场提供优质专业的产品。而百货商场良好的消费环境和优良的服务又能为专业市场提供客源和销售渠道,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另一方面,专业市场的发展并不仅仅是数量的扩张。

  尤其是近年来,杭州的商品交易市场注重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信息、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缓解产销矛盾等方面的功能建设,尤其是大型市场的功能大大加强了。杭州专业市场的建设,对杭州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除了上缴税金,农贸市场的从业人员达到数千人,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至2005年上半年,仅萧山商业城一家就上缴财税6亿多元。连规模不大的杭州丝绸市场,从2000年以来,年均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2004年,拱墅区各市场共上缴税金1亿多元。西湖区市场对GDP的贡献率达19.1%。与此同时,杭州的百货商场等大型商厦也走过了一段发展壮大的历程。

  商品购销:从计划管理走向市场放开

  国家从1979年起,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并扩大加价收购和奖售收购范围,缩小部分二类产品目录,改派购为议价收购。当年,商业、粮食、供销、医药部门经营的统派购商品,由上年的117种减少为101种,1981年减少到70种。1982年因出现了部分商品“销售难”和少数商品因牌价与市价差距大而派购难的问题,故1983年作较大调整,减少到只有21种,1984年仅剩12种。

  1985年停止统派购,按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主要是粮食、棉花)和市场收购。取消统派购以后,农产品不再受原来经营分工的限制,实行多渠道流通。这对实行了30多年的统购、派购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

  自1978年起,随着工业品市场供应的日趋缓和,开始对原来统购包销的工业品形式进行改革。1979年,将部分一、二类工业品降为三类,三类产品除一部分由商业部门计划订购,大部分实行选购,剩余部分由工业部门自销。1980年,商业部门分4种购销形式:统购包销(统配)、计划收购、订购和选购,对每种购销形式的商品都列出目录,改变了由国营商业包揽的状况。从1982年起,商业部门又开展了代理工业企业批发或推销商品,组织商工联营或联合推销业务。农副产品和工业品购销政策的调整,把原来统一收购和供应商品的体制,变为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形成城乡畅通、地区交流、四通八达的流通网络,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985年,国家除了专卖、专营商品外,日用工业品取消统购统销办法。1988年,国家除保留洗衣粉、胶鞋为指导性计划商品外,其余百货商品全部放开经营。

  浙江省根据商品供应情况,把火柴、肥皂、缝纫机等列入省计划管理商品。同年,杭州市增加毛巾、棉毛衫裤等8种商品为计划管理商品。到了1991年,上述商品取消计划管理,全部放开经营。到1992年,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发展、多种业态和多种经营方式的批发流通体制,改革已经初显成效。1992年,全市日用工业品购进值2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9%,销售额2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8%;农副产品购进值44.22亿元,比上年增长9.5%,销售额4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杭州市副食品供应体制逐步从统购包销到全面放开。

  长时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杭州市区的蔬菜产销实行的是统购包销体制,通过改革,市区的蔬菜产销在稳定市郊一线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全面放开。市场调节开始与蔬菜的大市场、大流通接轨,“菜篮子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市场的蔬菜丰富了,老百姓满意了。1992年,杭州市的猪肉(生猪)购销体制的改革也“水到渠成”,次年,猪肉市场“全面放开”。

  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全市商业利用外资项目明显增多,外商投资商业领域业态也从大型百货、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逐步向专卖店、中小型零售批发业并举的方向发展。

  生活服务:从“杭帮菜”传承向全方位延伸

  近三十年来,杭州餐饮业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1978年杭州市区的餐饮企业只有300多家,到了1985年末,市区餐饮企业已有2179家。到2005年底市区已有9700多家餐饮企业,从业人员达到了3.16万人。

  在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餐饮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原来单一的国营、集体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中外合资、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杭帮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三十年间,杭城餐饮业无论在企业数量、规模、档次,还是在经营管理、经营方式、经营业态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其他生活服务业,诸如家政服务、中介服务、典当拍卖、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成就:持续发展 又好又快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近年来,杭州市的经济环境不断改善。2007年,全市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均实现大跨越,GDP总量突破4000亿元,人均GDP突破6万元大关,达61313元,根据年平均汇率计算,突破8000美元,达8063美元。全年财政总收入超过750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经济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列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全国大中城市第八。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杭州城市竞争力在内地城市中排名第五位,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

  在总体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杭州的商贸服务业多年来持续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2.37亿元,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六位,成为浙江省第一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的城市。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6.31亿元,同比增长16.5%。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49.09亿元,增长16.2%;餐饮业零售额143.06亿元,增长19.5%;其他行业零售额4.16亿元,增长5.1%。2007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连锁企业104家,连锁门店4833个,实现销售收入42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5%。2008年1月至4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6.70亿元,同比增长19.8%,增幅较去年提升4.8个百分点。全市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42.06亿元,同比增长19.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3.24亿元,同比增长21.7%。全市县及县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70.32亿元,同比增长20.5%。

  展望:空间广阔 前景美好

  近年来,杭州市贸易局制订、出台并实施了《关于促进杭州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杭州市区商业网点2003~2010年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杭州市商贸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十多个规划、政策及意见,推动杭州商贸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成就令人鼓舞,在新的一轮发展中,杭州的现代商贸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十一五”时期,杭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12%左右。今后,杭州商贸将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重点,以构筑休闲购物天堂和长三角南翼商贸流通中心为战略目标,坚持“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升品位”的总体要求,拓展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两种服务,坚持开放带动、品牌带动、项目带动等三个带动,建设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商业诚信体系、市场监测应急体系和商贸流通法规规章体系等四大体系,争取到2010年,将杭州建设成为统一开发、竞争有序、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布局合理、运作高效、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商贸流通强市。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品质生活 00019 「 构筑休闲购物天堂」 2008-6-13 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26;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15;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08;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21;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05;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22;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16;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19;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17;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20;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18;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24;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23;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25;浙江日报000192008-06-13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