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800年的帝王之都,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大考场,推行科举制度的重要平台。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最高等级的科举考试:会试、殿试基本在北京举行。据了解,此间在北京考出了约250名状元,近5万名进士。但遗憾的是,在有着浓厚科举文化的北京城,除了可以看到孔庙中元明清进士题名碑之外,其他有关科举的遗迹寥寥无几。北京高碑店村创建的科举匾额博物馆,为人们了解古代科举文化、全面解读国学打开了一扇窗口。
中国科举制度起始于隋代初年,是中国在世界上率先采用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方法,曾经选拔出10万多名“进士”和百万余名“举人”。清初,科举制传到了西方,形成了现在的西方文官考试制度。被称为对世界人类进程有巨大影响的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度,于1904年7月最后一名状元发榜后,历经1300多年的中华民族特有的这段文化画上了句号。
倘若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可以看到1904年的7月北京城内,殿试发榜和状元跨马游街的热闹场景。然而,即使像现在一样有先进的摄像技术能够将当时的场面制成光盘保存,这也只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个镜头。而科举匾额博物馆则以丰富的展品和翔实的史料,给国内外观众较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文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踏进科举匾额博物馆的大门,东侧是1904年7月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在“金榜题名”的醒目大字下,上榜的300多名状元、进士、举人依次排列。可以想像,当年在这决定考生前途命运的榜单下,发榜时会有多少人头在此攒动,有多少热血在这里沸腾。
据姚馆长介绍,历年的“大金榜”发榜都在北京的东安门和西安门,即现在的东长安街和西长安街。“文东武西”张榜三天,文榜在东面发榜,武榜在西面发榜,日久天长北京也就形成了“崇文”和“宣武”两地名。在此展示的中国最后一届的金榜题名,名单是真名仿写的,原榜真品现存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
在博物馆的西侧,则是按照北京贡院1比1比例复制的古代会试考场。在被称作“号舍”的格子间里,除了三面墙壁,就是内侧一块作为床铺、外侧一块作为桌子的木板,外加一条窄窄的木凳。而一场三天、三场九天的“会试”,吃住答卷都在里面了。在这般简陋且隔离措施又如此严密的考场,在没有高科技手段的古代,要作弊可不是容易的事。
“绍兴为什么盛产师爷?原因就是浙江文风盛行,人才辈出,但众多有才之士却受到了科举录取名额分配的限制,造成人才过剩。饱读诗书,有水平、有才学者只好自寻出路当‘师爷’,所以也就有了‘无绍不成衙’之说。”从姚馆长的解说中,让人找到了“绍兴师爷”产生的渊源。
据了解,科举匾额博物馆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收藏有近600方明清科举匾额,其中有13名榜眼和12名探花题写的匾额。而明清状元题写的匾额最多,达40余方,年代最久的状元匾额为明永乐16年,距今已近600年。收藏石刻匾额近50方,从数量而言,在国内尚属首家。
穿过正门精美的明代文武状元的浮雕牌楼,一座雕琢祥云瑞兽的元代汉白玉石雕牌坊展现在眼前。姚馆长说,这座雕刻着“科举门”三字的牌坊,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于2006年在河北涿州(古代顺天府)发现的宝物,其珍贵之处不仅仅是因其年代久远,还在于以雕刻工艺命名为“科举门”的牌坊极为罕见,目前,在世界范围就发现这样一件。
在馆长姚远利眼里,科举匾额是中国千年的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的见证,将馆中匾额的文字整理集纳,可以构成一部国史、地方史、家史和古代仕途的奋斗史。
刘春霖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在状元桂冠已失去制度支撑及清末民初的社会大动荡中,“末代状元”刘春霖的人生也坠入了风雨飘摇之中。而作为旧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位“末代状元”则能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以一身傲骨保持了晚节。有史为证,“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有人视刘春霖的名望,企图动员他进伪政权任高官,结果遭他严词拒绝。
在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就收藏有反映“末代状元”人生志向、且由他亲笔所题的《对酒当歌》、《酒仙中》两款匾额。据悉,不久前,有刘春霖老家河北肃宁人士上门以高价索求,欲以“末代状元”之匾彰显当地文化底蕴。可馆长姚远利深知“末代状元”所题匾额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卖的,只得婉言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