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博物馆坐落在高碑店村北漕运码头边上,在装饰一新的古建院落里,两排房屋被隔成了一个个小展厅,农用工具厅、生活用具厅、农民家居厅有序排列。石碾、石磨,双铧犁,布票、照片、大马车,还有“人民公社好!”的标语,呼唤着一代人的记忆。
踏进人民公社博物馆,就像坠进了“时光隧道”,特别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中老年参观者,会有一种时光倒流之感,眼前的展品,仿佛让人又回到了那个难以忘怀的时代。这个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博物馆,展出有各类展品110件、图片137张。
在集中展示人民公社时期做饭用具的展厅里,平架在地面的两口大铁锅,其“个”之大,现在三口之家的城市居民恐怕难以想像。一位70多岁的村民指着大锅回忆说,那个时候,我们村有三个大食堂,还有比这两只还要大的锅,一锅能蒸两袋面的馒头。烧饭的师傅站在锅台上用大铁锨炒菜。
在人民公社博物馆最动人的“典故”,是以“金豆”选出的18岁“大姑娘乡长”。陪同记者参观的村宣传办主任刘新指着墙上的两张照片介绍说:右边照片中年轻的姑娘就是当年的乡长,而左边这张,是已经“卸任”乡长约半个世纪的沈玉珍老人。这段“典故”说的是1955年那年,大黄庄农业合作社要选乡长,选举采用的是当地农村祖辈延续下来的投“金豆”办法。选举时每个候选人身后都放一只碗,选民把“金豆”即黄豆投到自己看好的候选人碗中。当年18岁的高碑店村民沈玉珍虽然年轻,但她的为人处事和劳动中的突出表现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获得了最多的“金豆”,成为大黄庄乡第一任乡长。据刘新主任说,这位年事已高的乡长如今身体健康,仍居住在高碑店村。
在人民公社博物馆展出的展品中,由周总理亲笔签发的一张国务院奖状格外引人注目,可以说这是见证人民公社历史的宝贵物证。
据文字记载:1958年9月,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的“合乡并社”,北京朝阳区组建了朝阳、红光、和平、幸福4个人民公社。原包含高碑店、南磨房、八里庄等村庄在内的“幸福农业社”改组成“幸福人民公社”。同年12月,幸福人民公社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并颁发了由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的国务院奖状。这张历经半个世纪风雨的奖状,在“1958年12月31日”上方的周恩来总理的亲笔签字依然清晰如初。
参观人民公社博物馆,除了可以“耳闻目睹”,还可以通过亲自动手感受那段令人难以想像的历史。这里的不少展品是采用功能化设计的,如摆放在院子里的碾子和石磨,它们不仅是来自人民公社时期的展品,还是可以加工农产品的工具。游客可以用碾子碾玉米面熬粥,用石磨磨豆子煮豆浆,亲自品味人民公社时期的生活。因此,小小的博物馆,除了国内中老年游客怀旧之地,更是来京观光的外国客人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一本好“书”。